远遁辽东,是没有了十足残暴的羯胡,但又来了一个慕容鲜卑,辽东真的会成为乐土吗?
“是我们的旗帜!”
没人知道为什么要征战高句丽,大多数人也只是顺从着,大抵是刘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多数士卒在征战朝鲜半岛的征程中慢慢找回了自信,他们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软弱,打起异族能跟教训孙子一样。
“君不见汉终军……”
军歌一人领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放声歌唱……
从朝鲜半岛不断找回武勇的自信,可他们总是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尤其是刘彦公布二十等爵的制度,再到功民阶层的出现,人们有了盼头,可真的是缺少一种什么。
“……绝域轻骑催战云!”
是真的缺少一种什么!啊!对,是一种底蕴,来自于血脉中那对骄傲的呼喊,一杆明确到可以令人抛下胆怯和懦弱的旗帜!
为什么总是说揭竿而起?那是因为会有明确的旗号!
知晓历史的人有激动的理由,他们真不敢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漢旗招展,只能是尽情地大吼和呐喊来释放内心的激动之情。
不知道历史的人,他们看到随风猎猎招展的漢旗亦是激动,就是那种没有理由的激动,仿佛是寻找到了归属。
对,就是归属感!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历史,漢旗被高高抬起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变了,那是他们这个集体正式出现战旗,属于他们的战旗!
一边士气高昂放声歌唱,另一边却是呆了。
邓恒完全僵住了身躯,他听着汉军纵声高歌,根本不像是诗,也不像是赋,听着没搞明白是什么,但歌词里面的一些典故倒是分明,可以给予足够的激励,其实这个就够了。
“终军和班超吗?”邓恒是有读过汉书的人,关于那两位的记载不是太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但只要是武人读到关于武将的篇章总是会忍不住特意关注。
典故真的蛮多,崔宣虽然是个二鬼子,但读的书真不少,他光能够辨认得出的典故就多达五个,立意之深,志气之明确,一听就会深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