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和桑虞成功攻取东安郡,他们攻下东安郡之后是按照刘彦的吩咐,将东安郡交给了斐燕和宫陶先生,但东安郡从名义上是属于汉部所有,也就是刘彦将东安郡借给了斐燕和宫陶先生。
东安郡位于兖州边上,更是连接着徐州,无论怎么看都不算是一个好东西,可斐燕无所选择,明知道非常危险却只能接受刘彦的安排。
“是吗?那个家伙作为使者在亲自过来的路上?”刘彦一点都不想见宫陶先生,他始终觉得宫陶先生是一个阴暗角色,杀倒是不至于杀,接触却没有必要:“提起是代表南边的那个小朝廷?”
因为成功攻取东安郡,徐正和桑虞当然是回军,后面徐正率军去了高密郡,作为军事主官负责防御徐州方向的威胁,桑虞则是留了下来,由吕议作为徐正的行军长史。
桑虞与刘彦很有共同语言,对于丢弃中原仓皇逃向长江以南的东晋小朝廷亦是没有任何好感,闻言嗤笑道:“该是来许诺好处,让君上配合晋军北伐之类。只是,小朝廷的北伐?呵呵!”
纪昌还没有到下密这边,是还在路上。与他一块前去攻取广固城的吕泰则是率军回去朝鲜半岛,李坛则是得到指示留了下来。
一块在往下密这边赶的人还有李洪、魏骏驰、丁毅等等冉闵的那些部曲,他们是来向刘彦告辞,或许还会转达冉闵的一些什么话?
第212章 该怎么与冉闵相处?
李洪等人留在汉部的时间已经接近三年,一直以来基本是作为教官的存在,为刘彦训练士兵。
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刘彦是来自现代,还是出身海军陆战队,可真的无法完全照搬现代练兵的那一套来操练部队,只能是选出一些体能训练和技巧科目。
冷兵器时代的练兵大多数其实不太讲究个人武力技巧,讲究的是军阵协同,只有一些比较特别的部队需要个人有强悍的武力。
三年观察下来,刘彦就抓住了李洪等人练兵的一个特性,他们是挑选足够优秀的人,进行一种极为艰苦且艰难的训练,不但要练个人武力,军阵协同亦是重视,上马要是一个优秀的骑士,下马就该是善战的武士。
知道李洪等人千挑万选下来,三年才练出多少认为合格的战士吗?能够处于第一梯队的也就堪堪八百人罢了,后面是将近两千的替补战士,再来就没有所谓的第三梯队了。
从李洪等人的练兵要求来看,显然是严格到有些夸张?刘彦有专门询问过,冉闵的练兵手法更为残酷和严格,他们那边的练兵环境要比汉部这边艰苦上至少十倍以上。汉部这边起码在伙食上能够跟得上营养,冉闵那边的伙食异常差劲,再有就是有多方面的钳制,精兵都是在战场上杀出来,可不是练出来。
“您这边虽然也是一再厮杀,但……说实话与主公相比真的不算什么。”李洪是称呼冉闵为主公,不是称呼官职或爵位,部曲都是这么称呼。他感慨地说:“因为您给予方便,近两年主公的财帛和物质上好许多,可被指派作战的次数也多,袍泽连续作战,再有各方面给予难堪,损失略多。”
冉闵现在是待在西北镇压叛乱,偶尔还会被抽调去与张氏凉国交战,按照李洪的描述,冉闵被克扣粮草真不是一次半次,环境非常的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