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这一次打完,北海郡还是要直接废了。”刘彦也是一脸正经地胡说八道:“大军交锋,生灵涂炭,就是便宜了慕容燕国。”

实际情况是汉部前期派出骑兵不断肆虐早就把北海郡打烂了,就算二十来万的大军再继续火拼,能打烂的东西也不会太多。

慕容燕国是该占大便宜了,青州发生重大动荡,就算石虎真的要醉生梦死也不能坐视,石斌更加不会允许青州的动乱影响到后路的补给路线,似乎还有一股暗地的势力参与进来,那等于是石碣赵国找慕容鲜卑麻烦的机率大大降低。

刘彦还想和吕议多沟通一下,吕绍阳却是来报。

“君上,刘徵率军渡过滩水,直逼下密而来。”

第195章 文青是种病

下密周边的军队现在合起来是有十三万,除了刘彦所部固守着下密本城、子城、城寨之外,斐燕的部队是占据着密乡又在外围立了一座营寨,倒是青州刺史刘徵是在野地里立起了营寨。

一些影视作品之中,描述一些情节总是会省略掉很多的细节,例如军队不可能是凑成密集的一堆立营,条件允许必然是分成两个部分以上,最好是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也就是军事术语上的掎角之势。

来看看刘徵是怎么立营的吧?他选择的地点有三处,考虑到军队要有充足的水源,大约一万是选择在滩水支流的某条溪面附近,有三千是在靠近山地的位置立营,剩下的部队才是与下密城相隔约五里立营。

不合兵一处立营,防止的是被围住,同时在军事角度上也有相应考虑,比如留下必要的空间,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设立陷阱。

刘徵到来后再次派人联络刘彦。

这一次刘徵没有多余的废话,要求刘彦立即进攻石碣赵国叛臣斐燕。

做出要求之后,刘徵许诺会上表朝廷为刘彦请功,并暗示刘彦可以获得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的实际统治权,但三个郡的郡守不能全是由刘彦来担当,要刘彦列出名单,是真实存在的人去就任郡守。

那是一套根本不做任何掩饰的分化之计,刘彦在石碣赵国本身就只是郡守,要是有部下也成为郡守,那究竟是谁领导谁?

要是换做其他集团,刘徵的分化之策会有作用,甚至是若非刘彦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有偌大基业,分化之策肯定也是会起到一些效果。

非常简单的道理,刘彦看着没有太尊贵的出身,没有一个庞大且拥有底蕴的家族,没有一个天下闻名遐迩的爹,镇不住太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