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刘徵会拒绝姚家的军队进入青州吗?”刘彦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懂东安郡到底是属于青州还是兖州。

谁都不是刘徵肚子里面的蛔虫,又怎么去回答刘彦的提问?

不过大概还是能够进行猜测,刘徵不是刘征。从檄文上的内容来看,刘徵分明是对刘彦万分忌惮,该是对姚家介入并要攻伐汉部比较期待。

“那么刘徵的命令就是一个屁!”刘彦表现出了强硬:“既然一个是打,两个也是打,索性就一场战事决定青州的归属!”

曹岩嘴角勾了起来,可真的就是在冷笑,心想:“哪来这么大的信心?”

第191章 鸿翎急使

断断续续的雨季不是一个适合作战的时节,乃至于是一个根本就不能打仗的时节,一切只因为大军极度依赖干柴,而在不断的下雨季节中根本就难以拥有数量庞大的干柴。

雨季还有一个不能作战的因素,既是士卒不能淋雨,一旦淋雨极为容易引发感冒等症状,在这么一个没有什么特效药的年代里,缺乏治疗手段使得一个人因为小小感冒而死去可不是什么恶俗的三流笑话。

还记得当初刘彦率军奔袭姚伊买的那一战吗?那个时候刘彦带了近千人出击,真正死于战场的其实不多,事后倒在风寒的却足有一百余人,致死率还是恐怖的四成。

雨天里,哪怕是穿蓑衣戴斗笠都不是那么保险,能让士卒窝在帐篷或是室内,那就绝对不能让他们在雨天活动。

雨滴拍打在牛皮帐篷是一种“啪啪啪”的响声,听着雨势其实并不大,因此“啪啪”的拍打声也就不是那么密集。

赵千不喜欢下雨,那有着很多不好的回忆。他的一个兄弟就是雨天干活,回家之后其实还好好的,当晚却是突发高烧,他们是农家人又不是什么富户,请大夫什么的不用想,连续三天高烧之下弟弟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去了。

“姜汤,每人限取一竹筒。”

来人都是背着一个很大的竹背篓,背篓里面却是一个看着颇大的皮袋子,听摇晃的时候有“咕噜”声。

帐篷内的士卒都是笑嘻嘻地凑过去排队,他们拿起了腰间竹筒扒开了塞子,只见背着背篓的士卒一样是拔开一个管桩的塞子,水竟然就顺着管状带子流了出来。

管状的带子其实是一种动物的肠子,经过专门的处理用来当做输送管,十分有创意且实用。它的出现是刘彦要搞什么输血,后面不了了之,但一些研究并没有完全被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