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担忧我们将暴力付之在郡内。”纪昌笑呵呵地说:“既然他们选择出人出力出物资,君上且满足便是。”
刘彦稍微迟疑了一下,点头:“那先生便安排吧。”
当然不是说打就打,必要的情报收集,再有是张石需要在襄国那边活动一下,然后就是寻找向东牟郡出兵的借口。
这年头已经没有多少人讲什么“出师有名”了,强者对弱者就是直接开干,谁还找什么理由。
“我们需要理由,最好是用这一次的机会,让长广郡境内的那些家族知晓一点,我们在保护他们!”刘彦连理由都找好了:“东牟郡攻击了长广郡的人,我们为‘自己人’主持正义。”
不是什么形式主义,这么干是没有可能让长广郡的所有人感恩戴德,可是会吸引一些人心向汉部。
汉部想要的是一个安稳和听话的长广郡,如非必要根本不会逮住谁就是一阵付之武力。这一点不但是刘彦,一些有智慧的人也是同意,他们一致认为武力必须要有,但有些时候武力不是一切,适当的共存非常有必要。
“李家与王家……”纪昌说得可不是已经归附并派来人听命的李明之和王泉这两家,他说:“他们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但是蒲家那边?”
“蒲家的事情可以稍后再谈。征战东牟郡不能影响既定的发展。”刘彦还对两年后出征高句丽念念不忘:“特别是海船建造上面!”
第113章 时光荏苒
两年后?刘彦打探得无比清楚,现在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还没有大肆攻打高句丽,那也就是说他可以在前燕攻打高句丽的时候狠狠地分上一杯羹!
两年后是什么时候?刘彦并不清楚,毕竟他又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哪里又会清楚啊!
再有两年是:公元342年,壬寅年(虎年);成汉汉兴五年;东晋咸康八年;前凉建兴三十年;后赵建武八年;代国建国五年。
那个时候,刘彦必须要对慕容鲜卑攻打高句丽掺和一脚,那是他在后赵内乱之前,完成系统升级到“城堡时代”的唯一机会。失去了这个机会,等待后赵大乱,汉部就要面临无休止的战乱。
后赵大乱期间,比汉部实力强大的有太多太多,另有冉天王会开启大杀器,稍有不慎就是人亡族灭的下场,容不得刘彦心里不产生急迫感。
时间就是在一瞬一瞬的眨眼间流逝,秋收之后的汉部比较配合地押解应该上缴的赋税前去广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