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么说有点奇怪,但……交易达成之后,刘彦与拓跋秀的关系确定下来,纪昌又加紧忙碌了起来。
纪昌在忙碌什么?他在物色晋人身份的女子,寻找着、思索着,该是什么样的身份能够配得上刘彦,并且是要在刘彦与拓跋秀正式成婚之前,抢先一步先让身份足够尊贵的晋人女子嫁给刘彦!
“先生这是在玩火。”田朔似乎是担忧,又像是嫉妒:“君上要是知道自己的私事被你这般操作……”
纪昌看出来了,田朔这是嫉妒,无法掩饰的嫉妒。他看似平淡地说:“君主无家事,与胡人联姻是为了将来可以有个助力。寻找一位高贵的(晋人)女子却是为我等将来,想必……你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子嗣是效忠君上与(晋人)女子所出吧?”
另一边的刘彦内心里究竟是个什么真实想法?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胡人女子罢了,现在弱小也罢,以后强大也好,对待胡人的男子或许是斩尽杀绝,女人杀了则就显得可惜。
那个铁木真不是说了吗?男子汉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杀人性命,夺尽其所有财产,使其根绝,其亲属痛哭,再奸淫其妻女。
父系社会之下,娶一个胡人算什么,不过是需要,刘彦要是能够办到的话,绝不会只弄一个代国的拓跋鲜卑公主,该是每一个胡人种族中最尊贵的女人,能弄到手就弄来……
第82章 新的威胁
刘彦有自己的势力了,也有了一些对他效忠的人存在,而这个其实只是开始,一个强大过程的起点。
凡事有了起点就会顺着一个惯性继续发展下去,随着忠于刘彦的人越来越多,述求也会越变越多。
对于一个新兴的势力来讲,君主的贤明只是必需的一部分。君主敢于用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取舍,那不过是一个合格的君主罢了,称不得多么的优秀。
对于效忠于君主的人来讲,一个优秀的君主还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属于自己的血脉,在君主老了死去之后,君主奋斗下来的事业有人可以继承。然后,那帮效忠君主的人,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继续有效忠的对象,有本事就继续发扬门楣,没本事就借着老子的功勋混吃等死。
“君上,派出的人手已经归回。”纪昌说的可不是找个身份匹配的晋人主母,他说的是东莱书院那边。他说:“书院没有搬迁,只是未能确定书院几位祭酒以及主讲在不在。”
从东莱书院获得一些人才是早就确定的策略,但纪昌也说得无比明白,刘彦需要先获得朝廷的官职,要是以一部首领的身份,东莱书院或许会派人过来听从差遣,可别想有太突出的人才。
刘彦对于东莱书院的好奇心很大,问了又问不出一个所以然,仅仅是知道书院的山长叫宫陶先生。宫陶是不是名字尚在两说,估计也不是,大概是个雅号或是什么的。然后,几个在青州有名的大儒都是那里的主讲,所谓的主讲并不是一直待在书院,只有祭酒才是真正的教书人。
青州在历史上有出过什么有名的读书人吗?显然还是有的,比如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