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美军出手

芯:出差返回家中,车上拥挤不说而且还没位置。挤的舆地在丸浑身酸痛,状态不是很好,这一章是挤出来的,写的很不好,,

正如熊普亮所预计的那样,第二天清晨,美军在西线和第二集团军试探火后,突然在东线出动一个团级以上的兵力,在四十辆谢尔曼坦克的掩护下向东线的中队发起进攻。

虽然有了一定的准备,但是由于美军出动兵力和坦克数量过多,即要进攻又要防御作战的中国进攻部队无力两头作战,受攻击方向的中国部队很快的便退了回来,美军趁势扩大战果,将一些被打穿、打断的澳军防线重新连接起来,并收拢了不少残兵。美军的出手虽然只算是小试身手,战果也只是算初战小胜。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最重要的就是在澳军接连失败的心理阴影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处在绝望情绪下的澳军重新振奋了不少。

美军步兵师师长哈里斯站在一堆刚刚燃烧完的谢尔曼坦克旁边,观看着这辆被中国人击毁的谢尔曼坦克。这辆坦克是被一种高温集束武器给击中导致引爆内部而被摧毁的,虽然细细的高温热流在强烈的爆炸后已经有些隐约不可见,但是从其他士兵的描叙下。哈里斯还是能确定击毁这辆坦克的武器就是自己曾经在国内时,在偶尔一次父亲的聚会上听到过的那种武器。

哈里斯的父亲是美国某个大型兵工厂的武器研究负责人,在一次聚会上,哈里斯偶然听到了关于一种中国人生产的武器的话题,虽然没有看到实物,但是在父亲的口中,哈里斯还是知道了这种由中国人生产的武器的一些特殊性能,从中推断出了这种武器的威力和作用要比美军目前装备的巴祖卡更加的先进。

从那时起,哈里斯就对中队开始留意,虽然那个时候开始中美两国开始逐渐交恶,但是哈里斯还是能从很多途径上道听途说到很多关于中国方面的消息和内容,只是这些内容和消息多半只是关于民生和经济类的消息,对于军队和一些较为核心隐秘的东西,要么就是一知半解,要么就是满口胡言让人无法相信。

哈里斯这点上是冤枉了这些提供消息的中国人,抛开在清王朝时期就已经长期背井离乡多年的华人华侨,当时在美国国内的中国人,妾要就是那些跟随蒋光首逃去美国的遗老遗少。这些人大多都是玩政治的国内中产阶级精英,要么就是卷款跑路的家族巨贾。能有多少和段国学麾下军队交过手的军人呢,

而且中国人在说话和比喻之时喜欢做一定的夸张比喻,例如在描绘古时候的炼刀工艺时用上百炼成钢这样华丽的辞藻,但实际上一块金属真被反复敲打百次之多的话反而会降低了钢铁的硬度(是以前看过的资料。凭记忆码出来的,有误勿怪),但是正是这样不基于真实的夸张描叙对于一些特殊的时候就是最错误的。美国人原本就对中国人的实力表现出半信半疑的态度,现在又突然这样夸张的进行比喻,这使得原本就没有什么可信度的话更加大打折扣。

不过即便如此,哈里斯还是被父亲严厉的警告,在面对中队之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父亲的兵工厂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弄到了一些样品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哈里斯的父亲惊讶的发现,这种被中国人称为是四零火箭筒的武器能轻易的在射程内击穿美军的谢尔曼坦克。而且通过数次实弹射击后也发现,中国人的这种武器轻便易于步兵携带,发射操作简单易于学习掌握,而且射击精度比巴祖卡要高很多。在这种武器面前,谢尔曼根本不是对手。

同时哈里斯的父亲还语重心长的告诉他,虽然他并没有看到过在欧洲战场上称雄的下努式坦克。但是通过自己在其他兵工厂的大学同学哈里斯的父亲了解到,中国人生产的坦克完胜于目前美英法俄等国所装备的任何一种主战坦克。不管是在单个机动力上、装甲厚度、材质硬度、单位耗油率、行驶速度、火炮口径以及威力上,中国人生产的坦克都能胜过目前各国所装备的主流主战坦克。哪怕是德国人的虎王坦克和苏联人的重型坦克也只是能凭借自身厚厚的装甲在装甲防御力上勉强对抗,但是在机动力上毫无相比的可能性。

为此,哈里斯在接受前来澳大利亚本土作战的那一天起,哈里斯便决定了自己在没有能获得更多对手的情报和资料前,一切小心谨慎。

这种小心谨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己方士兵求战的积极性,但是在越来越多从澳军方面收集到的资料后,哈里斯更加坚信了这种心的思想。

澳军两个装甲师就这样被中国人轻易的给吃掉,那可是两个装甲师啊!那些坦克再怎么老旧也是一辆可以阻挡住普通反坦克火力的轻型坦克。就是摆在那里固定让中国人打。也要一个一个去瞄准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