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华滔滔不断,把他对地方官制和军制的构想,全都和盘托出,没有什么保留。
叶华的设计基本上采用了宋明两代地方官制的优点,又增加了武人的权柄,避免文官独大的问题……他是完全出于公心,做出的建议。
只是皇帝怎么看,就不是叶华能说了算的。
柴荣眯缝着眼睛,思索叶华的提议……首先,分割了财权和刑名之权,这两项柴荣是绝对认可的,没有什么异议。
接下来的核心就是布政使和经略安抚使的权力分割。
布政使管民政,人事,经略安抚使负责军务战备,二者互相牵制,又相互配合……“嗯,叶卿所言,果然是谋国之道!可是朕想问你,眼下军中将领众多,能承担经略重任的不在少数。但是若干年后,天下承平,将才凋敝,那时候文臣辈出,又该怎么办?文武之间,又该怎么平衡?”
柴荣看得的确够远,所谓文武平衡,绝不是设计几个官职就能解决的。比如当下用武将担任经略安抚使,等过一二十年,变成文官担任经略,依旧会造成文官总揽大权,一家独大。
这个局面在宋明两代,全都发生过。
“陛下,九品中正制之下,世家大兴,科举之下,文臣辈出,陛下若要文武平衡,就要给武夫一条进入官场的道路!”
柴荣突然笑了,“叶华,你所说的不会是秦汉的军功授爵吧?”
“臣以为不只是爵位,还有官职……有功劳的武夫可以从小吏干起,以后的升迁考评,以政绩而论,有这些人在,足以平衡科举出来的文臣。陛下兼用文武,取长补短,不愁大周不兴!”叶华提出了最关键的提议。
第424章 武人的出路
在叶华的面前,直竖竖站着几十个年轻人。他们都努力把自己的胸膛挺得笔直,看起来更有精神。
叶华黑着一张脸,从左边走到右边,又从右边走到左边,犀利的目光看得几个人毛骨悚然。
站在第一位的赵玉胜,实在是忍受不住了,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演习时候,犯错的新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