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白歌应该知道,可是今日他出去寻他那表弟了,或者可以今晚问问折花。

心中装着事,时间也过得快,天刚擦黑,花不语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去仙寐山找季沧笙了。

暮色深沉,小屋中幽幽的光从窗户缝儿钻出来,在门前的地面上落下点点线线的影子。那块儿的草皮被食盈兽天天滚落窗台压坏了,蔫儿巴巴的有些可怜。

花不语敲了敲门,在外等候,片刻,屋内的人才唤他进去。

季沧笙面色带了些疲惫,将桌上的油灯挑得亮了些,示意花不语坐下。

“让你跑一趟腿,不乐意了?”

花不语很想用沉默表示默认,但不能。

“不是。”他早就想好了借口,“今日所学的功课有些难懂,当时在想事情,一时没反应过来。”

“又看了些什么书?”季沧笙的语气有些无奈,却好像……带着溺宠似的,在他心头柔软地搓着。

花不语拿出一本古朴的经书:“前些日子在藏书阁偶然读到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便找到了此书。”

“这是释教八识,相较于我们来说,确实要难懂一些。”季沧笙翻开书页,解释道,“末那识的理解不可只从此识中理解,人之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知,也就是前六识,都是源于这里。”

季沧笙指尖轻轻点在花不语胸前,指腹下,透过薄薄的弟子服与骨肉,有力的心跳沉沉跃动。

“你能感知的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你有意识存在。意识状态生生灭灭,终有一轴贯穿其中,这便是末那识。而简单来说……末那识,就是‘我’,是‘心’。”他停顿片刻,继续解释道,“此‘我’是以‘本我’,本我之所在,在于‘大我’,是你所生之日起,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经历千万年积淀所成之文化造就,口中之言,心中之想,遇事之见解,都源于’大我‘之中,此为阿赖耶识,亦作藏识。”

这来自远方的思想,想要领悟确实比花不语以前所学难上不少,这些东西甚至难以用现有的文字真正解释,在细细的拆解之后,拨开层层迷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彻大悟一番,实在畅快。

季沧笙讲解得细致,如同他教授功法一般,绝不能留有半丝的含糊。花不语正处于化神境后期,在思想上的觉悟十分有利于他的突破,因此比起让他一本本翻阅,一句句思考,一日日理解,季沧笙更愿意手把手地带他慢慢体会。

学习学说,靠的是悟性,也需要天赋,花不语似乎对此十分感兴趣,随随便便解惑一二之后,夜色都深得能滴下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