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页

独断大明[校对版] 官笙 1107 字 2022-10-23

一入眼,朱栩就挪不开。

这本书,从朱栩最初搁置内阁,执掌六部说起,六科,御史,都察院,宗室,宗卿,再言及地方,再到各种衍生而出的政策,农政,科举,商政,废除贱籍,再到田亩制,税法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这本书单是目露就有十多页,涵盖了朱栩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所有改革,其中后面都有“利弊”二字。

朱栩沉吟着翻开一页,入眼就是“科道既废,言路相无,百官任束持,忠奸不可辩”。

朱栩眉头挑了挑,看着这句话,一时间陷入沉默。

“新政”的利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也没有人比他了解言官在这个时候的厉害以及起到的可怕作用。

但是,已经绵延千年的言官制度,自然有其道理。

朱栩看着这句话,没有继续翻。

现在的“新政”的方方面面都很粗糙,还在深入,精细,任何一道政策都能扒拉出大量的弊端,有些是确实是,需要改进,但很多是朱栩为日后准备的,或许在现在看来多么可笑,可怕,但日后将无比重要,不在现在成势完成,确立,日后千难万难!

第1098章 否定圣人

朱栩放下这几本书,用手拍了拍,脸上从凝色改为微笑。

片刻,他环顾一圈,四周已经围满了人,除了几位老先生外,几乎所有人都在这里。朱栩报之微笑,道:“不错不错,就应该这样,正面的要大书特书,弊端也不能避讳。朕呢,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为国大计,逆耳为忠,写的很好,要继续,不要有顾忌,要是有谁给你们施压,就来找朕,朕与他理论理论。”

一群人纷纷躬身,响起乱七八糟的声音。

朱栩等了一会儿,目光在顾炎武,刘宗周等人身上转过,道:“我们要上观圣人之言,立足于当下,下审百年民生大计,既要明白时移世易,勇于务实,更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理,以史为镜,甄别时下,以眼前要务,观长远之路,天下兴衰,大明存亡,百姓福祉等都在我们手中,切不可凭感觉,盲目的照着书做事……”

顾炎武听着朱栩的话,倒是没有什么,但一些老学究都纷纷皱眉。

皇帝陛下说的虽然委婉,但里面的质疑,甚至否定圣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