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页

朝廷大人们欢聚,百姓们也不例外,阖家团圆,鞭炮如雷,响彻整个京城。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除夕日,家家还洋溢着喜庆,内阁就马不停蹄的再次开工,继续繁杂,庞大的政务。

午膳之后,毕自严与朱栩并肩在御花园漫步,不知为何,毕自严心情很是愉悦,语气也透着轻快。

“皇上,二十二个巡政御史已经再一次的核检过,对乡朋,师生,姻亲,财产,过往关系等进行了梳理,已经重新选拔,层层把关……”毕自严笑着说道。

朱栩背着手,神态也轻松,道:“嗯,这件事朕交给内阁去做。”

毕自严心底对朱栩是有千百个意见,但为尊者讳,他藏在心底,对于朱栩肯放权,还是很欣慰的,应了声,继续道:“内阁六部,督政院,大理寺等都已经制定了明年的推进计划,臣已经梳理过,呈送到了司礼监。”

所谓的司礼监就是朱栩在内阁的班房内,刘时敏的小房间。

朱栩已经看过了,对这些部门的推进速度很不满意,所以留中不发,准备找机会再说。

毕自严对这个计划还是很满意的,稳妥有余,不会出乱子,他见朱栩没说话,便接着道:“关于明年的各地官吏的任命,尤其是各地知县,知府内阁已经做好计划,准备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对所有官员就行轮换或者调离,配合‘新政’的步伐……”

“皇家政院出来的,臣等也再次商议过,对能力出众的人破格提拔,明年科举中第者,进行重用……”

“其他各项政令,禁令,律法,内阁以及各个部门都进行了梳理,汇编,重组了《吏令》,明发而下,对天下所有官吏进行严格管束……”

……

毕自严陪着朱栩,说了很多,都是内阁近来的政务决策。

朱栩听着,不时的点头。内阁的效率比过去的六部要快速,有条理的多,并且更有综合性,考虑全面,剔除了很多不安稳的因素。

说了小半个时辰,毕自严看着朱栩,道:“皇上大婚,宫里,司礼监,礼部等已经筹备的差不多,臣不多插手,大演武也有兵部主理,臣想问的皇上的是,关于大议,地点在哪里?”

按理说,这样的大议,最好的地点就是金銮殿,次之也要是乾清宫正殿,但依据司礼监透露出来的大议方式,这些地方都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