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独断大明[校对版] 官笙 1037 字 2022-10-23

江南,经过两百多年的无战事,税赋低下,尤其是商人,官宦交叠在一起,可以说是大明最富庶的一块了。

傅昌宗知道,朱栩向来喜欢做的是垄断生意,他没有意见,道:“这个倒是不难,不过南方水师要严加控制,决不能任由他们自行其是。”

朱栩明白,道:“恩,户部,吏部,东厂,加上惠通商行,都要派人进入,如同过往一样,四条线监控,严防腐败,一旦出现,不乱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傅昌宗看了朱栩一眼,若有所思的道:“这件事,只怕还得通过信王来处置。”

朱栩摆了摆手,道:“给信王写个似是而非的奏本,让他拟准即可,无需太过细致。”

傅昌宗没有应声,信王勤勉,有仁者风范,偏偏有些迂腐,太多的事情与朱栩相冲,涉及他们两人之间,傅昌宗就不好多言。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一边思索着一边道:“另外,严禁出口粮食等民众必需品,瓷器之类的倒是可以多些。组织一些商会,多进些粮食,打通各地关卡,要是遇到合适种地的岛屿,陆地,也可以抢占下来,总之,不止要赚银子,也要为应对抗旱抗灾做准备。”

“是。”傅昌宗知道,这些是他要做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朱栩又看向曹化淳,道:“传旨给福建,要他们加紧移民过去,全力开拓台湾,加大播种面积,其他地方,要是有空地,荒地,一律不得闲置!”

“遵旨。”曹化淳道。

又说了好半晌,朱栩才放傅昌宗出宫。

朱栩吃了点东西,又到御书房翻起奏本来,看着看着,神色就古怪起来,抬头看向刘时敏道:“这些奏本是信王亲自批拟的,还是文昭阁进了新人了?”

信王的批拟的意思,居然有些向他的想法靠拢。

刘时敏转身,微微躬身道:“回皇上,都是信王亲手批拟,文昭阁没有进入新人。”

朱栩神色诧异了一会儿,旋即笑了笑,继续翻起来。

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