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

关外的物质很是缺乏,满洲人也并不擅长种地,这个部落的人多靠进山打猎为生。在以前部落里的年轻人跟着入关抢劫还能劫得很多生活物质。可是这一次的入关却久久没有回归,而据说部落里的勇士跟着豫亲王多铎一路打往大明南方去了。

没有了抢劫的物质,部落的生活水平顿时下降了下来,当听闻有来自海外倭国的商人前来采购木头时,部落中人非常的高兴。

在山上最多的就是木头,最不值钱的也是木头,溪流从山上奔涌而下汇入辽河,只要砍伐下树木顺着溪流放下去,很容易便可到达辽河口。数年前,部落曾经和倭国的海商贸易过一次,那时正值明人封锁,用木头换得的物质很是解决了部落的难题。所以部落中人没事便会伐些树木存着,等着有可能的再次交易。存在山上溪流两岸的树木便有数百棵之多,几年的时间树木早已阴干。

现在,倭国人再一次前来,让部落中人高兴万分。

谈好了价格之后,部落中人便把大树扎成木排,顺着河流放了下去,顺着辽河直入大海。

傅春负责的树木采购无惊无险极为顺利,和他相比,吴平带着的另一支船队却经历了许多……

第604章 “倭寇”的突袭

吴平带着一支七艘三桅海船组成的船队,和傅春差不多前后脚出发,离开了生月岛。

傅春的任务是前往辽东购买木料,吴平却没有具体的任务,而就是单纯的拉练,顺便探查往山东的航道。二十多艘海船两千余人闲在长崎没有什么用,陈越便令吴平带船队出发历练,同样约定不必返回长崎,等西北季风起从山东南下舟山即可,一路记录山东到舟山的航线。陈越相信经历这次的独立带队之后,吴平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傅春走的是沿着朝鲜半岛向北的航线,吴平则带领船队径直向西,船只带足了补给,一路顺风顺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看到了弯弯曲曲的海岸。

不过虽然能确定到了大明,具体实在哪个位置便是海船上的火长们也无法判断出。因为他们往年都是走浙江往倭国航线,所有人都没有来到山东。

船队驶近海岸,便看到眼前出现的好像是一处海湾,海岸线南北有山脉突入海中,山脉之间宽约数里,里面有着辽阔的海域,如同一个喇叭嘴,内阔外窄。凡是有经验的船员都能判断出,这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船在海上航行了半个月的时间,自然需要补充修整,吴平派出小船进港探查一番,发现除了民船以外并未有水军防守之后便下令船队入港。

若是陈越在此,能认出这片海湾便是后世的胶州湾,是北方著名的深水港。

谁知道船队刚刚驶入胶州湾,便隐隐听到岸上传来厮杀声,令吴平大惊,忙派出哨探登岸探查,很快回来报告,距离海岸数里处,正发生着一场战斗,看旗帜一方是满鞑的旗帜,另一方则是杂乱无章好似百姓一般。双方的人数不算太多,各有数百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