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是不是虚报战功,只需要朝廷派员去查看就是!”李邦华冷哼道。光时亨顿时哑口无言。
于是崇祯下令,由兵部、锦衣卫,以及司礼监,同时派人前往盘山,查看西山兵备道陈越所言报捷是否真实。兵部由兵部侍郎王家彦带队,锦衣卫则是由指挥使骆养性亲自前往,至于司礼监,崇祯派出了秉笔太监王承恩,如此庞大的阵容,可见崇祯对这次战况的重视。
在崇祯看来,若是战况属实,陈越他们真的打赢了仗,则大明又出现了一栋梁之才,说不定还有扭转局势的希望。在这个到处都是坏消息到处都是败仗的时期,崇祯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自己,告诉自己大明还有希望。崇祯太需要能出现一些人才,好帮助自己中兴大明!
朝议就这样结束,对陈越的处理暂时搁置了下来。陈越到底是虚报战功还是真的打了胜仗,所有人都在等着调查的结果。可是在有心人的眼里,已经不需要调查就能得到结论。陈越也许会夸大战功,但绝对不会以败为胜、谎报战功,毕竟战报上缴获的人头说的清清楚楚,朝廷肯定会派员核查。
既然陈越打了胜仗,那首辅周延儒弹劾陈越的自然就成为了笑谈,属下打了胜仗,他这督师竟然一点不知道,这不是笑谈是啥?而在私底下,周延儒大肆认干儿子、一个月不敢出通州一步的事情也在流传,通州城距离北京近在咫尺,打没打过仗,打没打过胜仗根本经不住有心人的调查,周延儒可以买通锦衣卫,却买不通所有的人,更不用说他在朝廷还有劲敌,比如次辅陈演!
于是在朝廷派员调查陈越这几日,私底下一股暗流在不断涌起,各种消息漫天飞舞,就连陈越大闹白虎堂,用尚方宝剑杀掉搬弄是非的周延儒幕僚,砍伤数员大将的事情也流传了开来。陈越几月前打败满鞑收复房山,整理西山煤矿,查抄作恶多端的煤矿主,得罪了恶势力,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打击报复,派遣陈越孤军阻击满鞑,幸亏陈越机灵,选择了盘山这个有利地形作为战场,这才有了这场大胜,不知在何方势力的宣传下,一个为国为民却奸臣饱受打压的英雄形象焕然而出!
第163章 计中计
面对暗潮汹涌的局势,周延儒自知大事不好,以过寿之名召集心腹之人商议该怎么办,然而往日靠拢追随的大臣们都借故不肯前来,让周延儒知道大势已去,恐怕倒台之日近在眼前。
“元辅您不用过虑,陈越即使立下大功又能如何?也逃不了不听指挥私自进军的罪名,只要咱们咬死这一点皇上就拿您无可奈何,若是人人都如陈越这样不听指挥擅自行事,这军法军纪岂不是乱了?”兵科给事中光时亨道,因为蹦的太厉害,已经没法下船,只能跟着周延儒一条道跑到黑。
看着府中聚集的寥寥无几的官员们,周延儒叹了口气,道也只能这样了。
宴会结束,官员们各自散去,周延儒和心腹幕僚王寅对坐一起,再次商议对策。
“横山公,此次恐怕老夫在劫难逃了,本打算为你安排个出路,以你的举人功名,以你的才华横溢,足以出任一府之尊,可现在恐怕做不到了。”周延儒对王寅歉然道。
王寅看着垂头丧气的周延儒,不由得心中暗叹。王寅字横山,京畿人士,乃是天启二年的举人,之后连续科举三次不中,便熄了功名之心,转而研习兵书战册天文地理纵横之术,博览诸家所长,终有所得,遂出山欲辅助名臣成就一番大业。
然而此时孙承宗、卢象升、杨嗣昌已死,洪承畴投降满清,孙传庭远在陕西山河相隔,大明的名帅大多凋零,后被首辅周延儒招揽,在其幕中任职。
周延儒出镇通州,统领京畿数十万大军,王寅也踌躇满志,欲凭胸中所学一展抱负,辅助周延儒打败满鞑,中兴明室。谁知道周延儒口中说的倒好,到达通州之后却畏敌如虎,根本不敢和满鞑作战,每日里想尽办法拖延时日,为了掌控军队笼络各军,拉下脸面大收义子,堂堂首辅大学士和一群军汉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