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页

家业还是小了,毕竟好几百个儿女,不能说全把她们养成啃老族,但按照目前的习俗,结婚出嫁总要管的。好几百套聘礼和嫁妆啊……这爹当的真不容易。

“河西两路的厢役来了,老夫没敢让他们入城,怕引来疫病,这还得拜十八小娘子的提醒。晋卿去看看吧,本来还打算让他们去修路,现在看来要白养小两万人了。”

王韶不是专程来问辽国使节的事儿,就是顺口一提,他来此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禀告。朝廷答应抽调来的厢役终于抵达了一批,有六千多人。

老头本来挺高兴,现在大名府路就缺劳动力,主要是王诜不让过多雇佣民间劳役,可是到运河边一看到人立马就心凉了。

这次来的厢役质量太差,除了没有病残之外,都和饿死鬼差不多,个个皮包骨头,别说干体力活,走远点都得死一路。怪不得要用槽船拉过来,这是朝廷里有人故意给王诜使绊子,但王韶也没辙。

“无妨,本官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能挣钱。我已经安排工程兵在大堤附近建造临时营地了,还有医院的护士帮忙消毒,只要没病将养几个月就还是一条好汉。正好趁这段时间让他们熟悉熟悉新军和工程兵的规矩,再详细了解一下里面有没有会手艺的。”

自己管辖的地面上突然来了几千人洪涛岂能不知道,昨天晚上槽船刚靠岸,厢役的相关手续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周一日面前,不让进城的命令就是洪涛下的。

朝廷里那些不要脸的玩意太小看自己了,只要不是病人,就算送来几千个孤儿洪涛照样没意见,全收了养子养女,十年后就是小老虎,而且足够忠诚。

“晋卿的手段老夫望尘莫及,这些日子和工程兵接触多了,也着实听了不少甘凉路的事情。晋卿的兵确实与禁军不一样,办事讲规矩、奖罚分明。可凡事儿都按照规矩来,岂不是谁来指挥都可以?”

一说起军伍问题王韶不由得感慨起来,之前了解王诜和新军不过是从战报、密奏和传闻中,这次亲身一接触才发现,事实比传闻更值得深思。

第559章 榷场

新军和工程兵的运作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是使用工具不同,对技能训练的强弱不同。通过和那些从甘凉路来的老兵聊天,王韶逐渐拼凑起来一套新军的训练指挥作战模式,然后就更迷惑了。

“老大人有一个地方说错了,新军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国之重器。但老大人也有一个地方说对了,新军确实谁来指挥都成。只要熟悉新军的作战模式又了解新军自身的优缺点,不敢说百战百胜,至少不会落下风,攻击不利守还是守的住的。”

王韶为什么会问起新军的指挥权洪涛不打算试探,不管是代替皇帝问的还是他自己想知道,都可以如实相告。新军自打建立那天起就不姓王,它的优劣已经如实汇报了皇帝。

与其说这是一支为对付西夏人建立的军队,不如说这是在给大宋君臣演示什么叫国家的军队。要是宋朝军队都改成这样,也就不用玩了命的压制武将,更不用自废武功。

谁想调动新军造反都是非常危险的事儿,很大可能还没扯起大旗,就先被军队里的中级军官联合起来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