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但是吧,越是这样手段高明、计谋百出的主帅越值得下属跟随。傻乎乎直肠子成不了大事,这个道理讹力命已经知道很多年了。

都说合理的奖惩制度和高工资能提高生产效率,其实啥制度和工资也比不上把刀架在脖子上效率高。

二千多名夏人俘虏在弩箭和钢刀的驱使下,只用了六天时间就把这座方圆四五里的城池拆得千疮百孔。城市的轮廓依旧在,但防御功能连百分之三十都剩不下,甚至连护城河都被填平了。

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对新军而言只是稍微增加了一些防御难度,武器弹药足够,依靠车阵其实也差不多。

“大人,李宪李大人来了,前锋已到乌鞘岭。”轰轰烈烈的拆城工作还没彻底完成,乌鞘岭就来了信使,那支千呼万唤不见踪影的援军终于到了。

“王大,告诉大家停止内城的拆除,把战俘都赶到内城里面和羊牛关在一起,新军返回车阵设防。”来就来了呗,洪涛现在已经不关心是谁来救援自己了,他们带来的不是欣喜只有麻烦。

“王二,来给本官包扎包扎,你说伤在何处比较好?”一碰到麻烦洪涛就本能的想躲,但李宪来了实在躲不开,咋办呢?装病呗。

凉州城一战打得如此惨烈,城墙都快打没了,自己带点伤太正常不过。当然也就不能参加各种宴请和议事,更不会离开大营去迎接谁的到来,还不算失礼。

“手臂就好,伤势可大可小,也不影响官人行走。我去找些羊血,定会做的天衣无缝。”

王二其实才是洪涛的嫡传徒弟,性格也像。她表面上人畜无害,可满肚子都是坏主意,最喜欢躲在暗处挖坑,骗人的把戏自然也是拿手的很。

就在洪涛往手臂上缠绷带时,乌鞘岭南边的驿道已经被风尘仆仆的大宋禁军堵满了。从旗号上看,应该是来自熙河路的边军。

不过守卫乌鞘岭的新军并不打算放行,对于下面那两名自称是兵马都总管麾下都虞候的大宋官员翻来覆去只有两句话:

“已经派人去凉州城禀告,待见到帅司大人军令才可放行。末将职责所在,任何人不能超过拒马,否则格杀勿论!”

俗话讲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其实有时候官员遇到兵也没法讲理。你说你是谁、有多高的官职,对方眨巴眨巴眼,表示听不懂。而且死心眼不懂得变通,不得到上司命令就是不给行方便,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说了半天愣是没说通,其中一位都虞候耐不住性子,调转马头跑向了几百米外的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