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中立者自然不会说什么,但他们想的更远。这时候的湟州可不比平日,七月初当地归顺的吐蕃族通过边关驻军向朝廷发出了警示,西夏正在湟州边境集结兵力,打算筑城。

朝廷获悉之后很是为难,假如不理不睬让西夏把城筑起来,以后湟州边境可就有大麻烦了。

这一带大多是无人区,军队补给困难,有了城池就等于有了补给点,西夏骑兵凭借此优势可以随时深入湟州腹地几百里,仅靠沿途的古骨龙寨、南宗堡、临宗寨、徳固寨恐怕拦不住。

一旦湟州城失守,整个秦凤路西北部就乱套了,搞不好还得波及到临近的熙河路。这一片都是前几年王韶刚刚招抚的吐蕃、西羌各族,他们本来就是墙头草,谁强大就依附与谁,要是西夏军队过来了,都不用琢磨,他们肯定马上倒戈。

派兵去攻打吧,边境对面有河有山,地形非常复杂,兵去多了后勤跟不上,兵去少了又怕打不过。这个教训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没搞清楚对方到底是不是要筑城之前,不可轻举妄动。

第174章 这把剑真没有

就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皇帝突然把疯驸马贬到了湟州任职经略安抚使,这仅仅是巧合吗?能信是巧合的就不配坐在高位上。

事实上还真不是巧合,神宗皇帝观看完演习之后,只隔了二天就把驸马又叫到崇政殿里去了。这次只有皇帝和裴中贵两个人,要谈的就是有关西夏人筑城之事。

皇帝想让驸马去解决这件事,但又不知道驸马能不能胜任,派人询问怕驸马说大话。到时候打了败仗还是其次,万一丢了小命,他没法和妹妹、老娘交待。

为什么非让驸马去呢,偌大的朝廷难道还找不出几个带兵打仗的将领?找是能找到,可皇帝不愿意找,因为他要对祖制开刀了。这还得拜驸马所赐,那个战时内阁和战时宪法的设计深深的打动了皇帝的小心肝。

大权独揽啊,想干啥都不用再满朝的征求意见,只需要搞定内阁里的几个人就能马上实施,而且御史言官也不能再弹劾。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这个远景太尼玛过瘾了。

但是想建立战时内阁也非常非常难,谁都不是傻子,明知道这样一来皇帝就有大权独揽的可能性,士人们是绝对不会轻易妥协的,想靠常规运作基本没希望。

有没有变通之法呢?皇帝也是冥思苦想了好久,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驸马。

不是有祖制拦着嘛,成,就拿驸马当穿甲弹,先把这层硬壳给钻个洞。只要突破了这一层的限制,以后再往里钻就有例可循了。

先例这个玩意还是挺管用的,假如驸马能把这个差事干好,皇帝就能借东风再进一步。如果干不好……那就哥俩一起洗洗睡吧,你继续回去当你的废物驸马,我也继续当我的半废物皇帝。以前的事情权当没发生过,反正也没有太大损失。

至于说驸马领兵作战失败该如何处罚,都尼玛废物了还能咋处罚?总不能直接踩成平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