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药铺,主要就是看大夫的声望,年龄。
正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像苏阳这不过二十来岁,开了一个药堂,恐怕是要药材放着发霉。
“看病的方面多了,人无我有,也便成了。”
苏阳笑道:“就算是没人找我看病,我单开一个药铺,给人抓药也行啊。”
开药铺,是苏阳一阶段的规划,辨明药理,弄清人体奥秘,这方面非得要许多人来试手才行,而在开了药铺,遇到的病患自是身体有恙,就是一个个活标本。
要知道如何抓药,如何调理,苏阳才敢在修炼内丹一道不“拘方抓药”。
房东又摇摇头,说道:“难了,现在沂水的药,都是被张大夫管着进出,张大夫抬了药的进价,却没有抬药的卖价,药铺也没什么利润了。”
张大夫是沂水县最有名的大夫。
多年前青州太守得病,无人能治,太守下令,要各县举荐大夫,这事情危及生命,沂水这边便将名不经传的张大夫给举荐上去,谁知张大夫到了青州,药到病除,让青州太守赠送了大笔的钱财,物件,更是送了一个牌匾到了沂水,如此这张大夫名声大振,登时成为了城中第一神医,每天邀他看病的贵人们多不胜数。
其后的宋家,杨家,王家,郭家均是这沂水县中老字号,代代流传下来的,其中宋家已经是百年老店,而钱家是近两年来出来的,据说用的是海外医术,和寻常医术并不相同,用药不苦,也同样能够药到病除,深受达官贵人的喜欢。
“那张大夫的药是从哪里来的?”
苏阳问道:“若是不远,我亲去那边购药。”
“远倒是不远。”
房东说道:“就在莒县罗店,有一吴家,做的就是收囤药材的生意,不过近来这路不太平,从沂水到莒县,路上总有强人,看到这拉车带货的,必然要上去勒索,官府几次围剿,都被那些贼人逃掉了。”
莒县,罗店。
苏阳一听此言,面带笑容,说道:“那我更得去一趟了。”
莒县这个地方,有一个苏阳非常喜欢的聊斋人物……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