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安置数十万匹战马的后营就成了小鬼子们最集中的地方,如果不在这里埋上一些炸药,用来送小鬼子上天,实在有些对不起钦陵自己的良心。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小鬼子没有在这里聚集,如果那样的话,钦陵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就多就是等大战过后再把那些炸药再挖出来好了。
而且钦陵的布局也并非只有这一点点,如果刚刚那些小鬼子没有回头,继续向前追的话,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就会发现一支两万人左右的骑兵队伍截在他们前面。
而在唐军大营的两侧,其实也各埋伏着两万骑兵,如果前面发生交战,他们的任务就是杀出来,断掉小鬼子的后路,驱赶着小鬼子的后军向前,然后六万大军合兵一处,将小鬼子的二十几万军队全部消灭掉。
第1853章 这下彻底打服了(下)
总之在仗还没有开打这前,钦陵和黑齿常之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演,按照增灶的数据来推演倭人的反应。
当灶火增加到以前的一点五倍时,这个时候正是倭人最难受的时候,不管是进还是退,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倭人最容易做出判断的时候,如果他们再不下定决定,之后他们只能更加被动。
所以按照这个数据,钦陵一边增灶一边撤兵,时机赶的刚刚好,兵撤完了,倭人的进攻也到了,可见老天还是站在大唐的一边的。
……
书归正传,却说那些倭军精锐被埋在地下的炸药炸的凄凄惨惨戚戚,而另一边黑齿常之则带着属于他的三万大军自两军驻扎那处十里空地的斜刺里杀出。
快马加鞭之下不到片刻三万大军已经到了倭人的那些老弱残兵的面前。
大唐靺鞨铁骑,本就是刚刚归附不久,野性正是难驯的时候,上了战场哪里还管什么老弱不老弱,手中长刀舞的如同风车一般直接杀进了倭人大营。
话说这些小鬼子的装备也是真差,除了那些装备了大唐武器的,其他人手里拿着的一般都是些连破破烂烂的弓箭,用来攻击的箭甚至都是弯的,连箭头都没有。
当然,如果你想叫的话,也可以把那些箭叫成小木棍。
这样简陋的装备别说是杀人,在大唐靺鞨铁骑精良的装备下,边伤人都难。
而且有鉴于李承乾下意识的对大唐炼铁工艺的保密,横刀的制作工艺并没有被倭人学到手,所以他们的铁制武器也是极度简陋,相对于唐横刀来说不是太软就是太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