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日月山河永在

但是遗憾的是,他不仅仅换不了星球,连这个马车都出不去。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

崇祯仰天大笑,语气中有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从万历年间,到天启,大明都是被鞑子当养猪场的。对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两任皇帝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今天,朝廷的心腹大患,在他的手中解决了。

这岂不是说明,他比两位先皇都要英明神武?虽然听起来有些中二,但是实际上,在皇帝的层面上,还真是这样。

因为皇帝这种生物,在位的时候,是没有人敢随便评价的。唯有等到他们死后,才会被后人评说。而后世评价一个皇帝的标准,往往就是民生,战事,以及朝堂政治这些方面。

看看现在的崇祯,他清理朝堂,肃清朝中的结党营私,这是政治层面。对外战争大胜,彻底解决了外敌的危机,甚至生擒对方的皇帝。这是战事的无上功绩。不管这场仗是谁打的。只要他是皇帝,就自然会算到他的头上。

到了后世,人们只会说,是崇祯善于用人,启用了陆霄这名勐将。而善于用人,也是对皇帝的极高评价之一。

现在,崇祯只剩了最后一个难题,那就是民生问题了。

这场大战,陆霄跟崇祯可以说是动用了大明最后的底蕴。而整个战术安排,也是牺牲了无数贫民的利益。单单是辽东的焦土计划,就造成了不知道多少的难民。

他们有太多人,甚至没能等到胜利的这一天。为了最终的这场大战,崇祯强硬的在江南抄了十几个富商的家,才凑齐了所有的粮草。为此,向来稳定的江南,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牺牲了大量的民生换来的。所以,往后崇祯面临的这最后一题,会变得更加艰难。

不过眼下这一刻,没有人会去想这些事情的。因为所有人都在狂欢,所有人都在庆贺。就连京城的各大酒楼,都在街道两旁,摆出了免费的酒水,请出征的将士享用。

这一日,旌旗蔽空,壶浆塞道。

这一日,日月山河,永不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