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冶金工业方面,主要还是钢铁产业和煤矿,其次便是石油开采炼制和金银铜以及磷矿石、石灰石等等的开采。钢铁产业,如今的中华帝国的钢铁产量,相比较三年前的钢材达到35万吨,生铁产量达到520万吨,煤炭9200万吨,圣油320万吨,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去年,也就是太圣十四年(1867年),中华帝国全国包括各海外领地的钢材产量直接达到106万吨,生铁产量达到930万吨,煤炭产量达到惊人的23亿吨,圣油年产量达480万吨。
而此刻的同时,整个世界的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德国和美利坚联盟以及美利坚联邦这些国家的总产量,钢材也不过才52万吨,生铁产量820万吨,煤炭产量18亿吨,石油产量更是只有可怜的12万吨,也就是说,从这些主要的矿产产量来说,无论哪个种类,中华帝国都是比整个欧美主要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了。类似的主要工业财富,几乎一大半以上都是中华帝国来创造和拥有。
而其他的重工业方面,比如机器制造、军工武器、船舶制造、铁路修建等,因为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便决定了中华帝国的领先地位。
轻工业方面,中华帝国更是优势明显,一骑绝尘。产值最大的棉纺织工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西洋引进机器和技术,如今反而变成棉布产量最大的国家,不但基本满足自给需求,还远销欧洲和非洲南美等地,将英国人原本占领的市场挤压得越来越少,使得以英国为主的欧洲纺织业进入萧条时代,不少纺织工厂主纷纷破产。而在此基础上,中华帝国的纺织业,凭借资本充足、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庞大的本土和海外原材料种植地等优势,形成巨大的合力让纺织产值从三年前便成为世界第一位,而如今三年过去,更是占据世界的百分之六十。
除此之外,其余的轻工业,比如制糖、橡胶、造纸、印刷图书、食品、中药、日化日杂、皮革、陶瓷、小五金、建材、手工业制品等更是以压倒性优势,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产品除供国内之外,还让让西洋诸国每年付出巨大的财富以购买精美的货物。
一句话,中华帝国的物资迎来极大的丰富,特别是在中华帝国的野战军和太平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接连获胜威震四海之后,整个世界的商人和资本,都很清楚自己的选择,纷纷将手中的资本投向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华帝国,甚至有些心急决断的西洋银行家,举家族搬迁,将自己的产业资本全部迁移,涌入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毕竟,趁着这个新近崛起的世界第一军事和经济强国的发展速度,搭着这趟加速跑动的火车,让自己的财富高速增长。
事实上,正因为中华帝国的物资不断被创造出来,而流通的金银货币虽然也在增长,但幅度远远小于整个社会物资财富的增长,并且,因为帝国交通的发展,工商贸易的急剧增加,交易更为频繁,这便使得可供使用和流通的货币越发紧张,虽然中华帝国尽量发行圣币,但毕竟金银等贵金属的量有限,中华帝国实行的是金银双本位的金融规则,不能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更多的还是以金银铜金属货币发行,而这其中,虽然铜的供应量十分充足,但铜币的币值太小,即便拼命发行,也无法满足流通市场的货币需求,钱越来越值钱了。
为了缓解缺钱的困境,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让利,抛出优惠政策,在兴业银行、南洋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带动下,将市场的贷款与吸储利率大幅度提高,借贷的年利率从原本的65直接升到8,而后继续往上推动到9,而中华帝国工商银行、中华帝国交通银行、中华帝国建设银行、中华帝国农业银行等四大朝廷控制的国有银行也只能跟进,这样一来,整个帝国的利率直接跃升超过10。
钱荒来临,这个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造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中华帝国原本投资到美利坚两国的资本,利率大大超过百分之十还好说,而低于百分之十的,便直接开始撤离,返回国内。像原本的一批借贷给南部的美利坚联盟国的只有8利率的资金,如今美利坚南北战争已经结束,而中华帝国也如愿以偿地占据美利坚河西地区,这批低利率资金急剧撤资,匆忙赶回国内寻求更高的回报。
不得不说,资本是逐利的。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以及北美南美的流动资本,特别是那些老牌欧洲银行家们,纷纷将原本投资在欧洲和美洲的资金抽取,组织到中华帝国的本土或是帝国占领控制的澳大利亚、北美河西地区或是南美的二马公司等,获取高达10的利率。
一时间,以贵金属为载体,特别是以黄金为载体的国际资本,疯狂地涌向中华帝国境内。
第1350章 金融战(上)
太圣十五年大年初八这一天,中华帝国的圣京,中华帝国中央银行总部。
皇帝冯云山在内阁副总理李鸿章、内阁委员伍崇耀和周胜坤、财税部部长阎敬铭、帝国中央银行行长徐有壬等四人的陪同下,视察中央银行总部的铸币厂和最大的金库。
如今中华帝国通用货币——圣币的发行权只有帝国中央银行一家可以,而央行的铸币厂总共有三家,圣京总部这里一家,另外两家在外地的分行,分别是中央银行上海分行和广州分行,而这其中,铸币厂的铸造金属圣币和印刷纸币规模最大的是上海分行这家铸币厂。
根据帝国中央银行行长徐有壬的介绍,冯云山得知,央行发行的圣币规模,每年投放到市场的规模都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因为世人都是以金银两种贵金属为本位的思维,认为除了金属货币金银铜钱以外,纸币的发行,必须依赖金库中的金银的储存量决定,决不能滥发,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这对于中华帝国刚刚成立,经济还不稳定的时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