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男孩道:“这是我妈从国外古董市场买回来的,当时花了十二万人民币。”

他似乎对酒杯的来历也略知一二,不等别人说什么,就迫不及待地讲解起来。请珐琅彩“一善堂”款三寸酒杯,胎薄透光,釉面光洁,胭脂红,花朵娇艳欲滴,虫草栩栩如生,绝无波浪釉、棕眼,青花款字,宝蓝淡雅,釉色上彩蛤蜊光十足,男孩分析,此应为乾隆时期之物。

柳老师呵呵一笑,点头道:“行,查了不少资料。”

接下来的嘉宾调侃时间,我们几人再次商量起来。

蒋妍说这是真的,沈子安和朱磊却说是仿的,大贾小贾想了想,一个说真,一个说假,兄弟俩的意见难得没有统一。

朱磊瞥瞥我:“顾靖,你说呢?”

我摇头道:“我不清楚。”

蒋妍很是无语地瞅瞅我,重重那脚踩了我鞋子一下。

不多时,酒杯被男孩恭恭敬敬地送到了专家评审团的桌面上。陈老师上手把玩了一会儿,侧头看了眼柳老师,后者也接过来拿了拿,道:“很抱歉,‘一善堂’款为清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民窑瓷器堂名款,分别见于青花凤纹碗、蓝地粉彩牡丹纹盘、碗等器物上,并不是你所说的乾隆时期,不过,乾隆时期有一款和此物极为相似的东西,名‘一喜堂’,从你这件东西的外形色彩上看,我们以为这并不是珐琅彩,而属粉彩制品,只不过画工比较精细罢了。”

安老师接话道:“而且东西不老,最早不会超过民国,价值也就在几百元左右。”

失望地道了谢,男孩拿着酒杯下了去。

橘子笑道:“呵呵,还是子安、朱磊、大贾的眼力好啊,妍妍,小贾,你俩可错了一次喽。”

蒋妍郁闷地拍了下大腿,“我靠,那家伙介绍时吹得天花乱坠的,我还以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呢,没想到是假的!”

朱磊回头讽刺道:“真也好,假也好,你起码敢发表言论,不像某些人,怕说错,干脆连猜都不敢猜了。”

我没搭理他,注意力全部放在台上。

“好,请下一件藏品。”

走上台的是位五十岁不到的中年人,他手抱一个长方形扁盒子,面上是描金的竹林图案,看不出是何物。听主持人让他做自我介绍和简单描述藏品的来历,他便道:“我姓钱,东西是从我一个好朋友手里收来的。”他将木盒子摆在展架上,慢慢掀起盖子,露出一个好像是砚台的东西,它镶嵌在木盒里,似乎把盒子扣过来也不会掉下,旁边,还有一块白色的东西,圆形,不知作何用处,“……朋友说,这是个砚盒,里面有砚台,也可以装笔装纸,包浆也不错,肯定是老东西,所以,拿来劳烦各位专家鉴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