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页

黄花山如此,紫荆山自然也不差。

明军想要吃掉他们这一路人马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苑一秋受阻,万县被围,如果真让明国打掉了他们这一路,则秦国的整个战略计划将遭受重创。年纯凤固守万县的策略,一来是等待援兵,二来,未尝不是想利用这些防御完善的阵地,大量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

历来攻,总是要付出比守更大的代价。

终于要与明人对上了,这些年来,大秦面对明军的时候,打一仗,败一仗,大半个国度,都丢给了明人。对于这样一种局面,马金极是愤怒。

在他看来,对明国的失败,并不是因为秦国军队战斗力差,而是因为秦国的内斗,将领们各怀心思而导致的,现在邓氏已经完全败亡,卞氏龟缩在落英山脉,秦国看似实力大损,实则上这却正是大秦中兴的契机,因为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大秦皇帝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拳头握紧,才会有力。

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大秦便赢来了转机,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将会被终结,而胜利的光环也会让皇帝能更加有力的推行自己的政策,收拢全国的权利。

明国看似强大,实则烈火烹油,一场大败,便足以将他们打回原形。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马鑫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只要能大量地消灭掉明军,哪怕自己战死在这里,也是无憾。秦国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一战如果再输掉,秦国就没了。

“有死而已!”他盯着已经扎住阵脚的军队,脸上浮现起一片悲哀之色,虎牢新军,陈绍威,柯镇,这些人物不久之前,还是他们大秦的边军中坚力量,而现在,却成了攻打大秦的急先锋。

他伸手从腰间取下了一个牛角,猛然吹响。

苍凉,悲壮的号声,在黄花山上响起。

陈绍威仰望着黄花山,那上面是他曾经的袍泽,曾经的战友,但现在,他们要刀兵相见了。陈绍威心中并没有多少负担。在虎牢整训期间,他们这些军官被组织起来,去永平郡,中平郡等地转了一圈,在这些地方,他看到了大明最普通的那些人的生活,而那些,让他震惊不已。

以前只是听说,终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真正亲眼目睹了,才会真正明白两国之间的差距。

大秦百姓为什么要过那种苦日子?他们应该有更好的生活,就像他看到的那些明国百姓一样。

自己是在解放那些还在受苦受难的同袍,是在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哪怕在这个过程之中,被人不理解,被人骂作大秦的叛徒,他也觉得自己可以忍受。听着山上那苍凉的号角,悲壮的鼓声,陈绍威却没有半分涟漪波动。

他出身贫苦人家,在边军是靠着一刀一枪慢慢地杀出来的。

其实这也是现在所有投降了明军的原秦军将领们的心声。这些秦国边军将领,绝大部分都是从最基层的战兵一级一级地杀上来的,他们对于秦国最底层的生活,有着刻骨的体会。秦国那些大人物们的孩子,那些豪绅们的子弟,是极少有到边军之中来受苦的,这些人,都集中在皇帝的亲卫雷霆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