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公子千秋[校对版] 府天 1796 字 2022-10-22

在越老太爷和严诩的放养之下,越千秋最讨厌的就是被人管束。恨得牙痒痒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知道这趟冬会自己非去不可。

这年头的国子监,额定一百人,还非得七品以上官宦子弟,挺金贵的,所以周大康这扩招,也许有的官宦子弟还会喜出望外,可架不住他根本就看不上!而且他自己和自己小圈子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和他一样不喜欢被人拿捏的性子。既然如此,干嘛去受人管?

可他一个反对不行,他得想办法去探一探某人的口风!

第一百六十五章 相见和相煎

对于过几日才刚满十三的嘉王世子李崇明来说,皇宫是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踏进垂拱殿更是平生第一次。而他此时的表现也和他的经历非常相称,甫一进门,他就险些被门槛绊了个踉跄,而等到小心掩饰着东张西望的目光,被人领到了皇帝的跟前,他竟是怔了一怔。

虽说立时恭恭敬敬俯身行礼,但毕竟细究就属于失仪,可迎接他的只是一个挺温和的声音;“起来吧。难为你这么小年纪,就代替你父亲来朝觐。”

李崇明规规矩矩站起身来,垂下眼睛讷讷说道:“回禀皇上,此番父亲本来是很想来的,可不得上命,不敢擅自上京朝觐,所以请臣带来了亲手画的贺年卷,亲手写的贺年词,亲手酿的贺年酒。此外的贡物,都是随行长史打点,臣年纪小,也就是担一个名义。”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头垂得更低了一些:“至于随行车驾护卫太少,是臣不懂事,半路上渡黄河之前,突然遇到地龙翻身,此后一路上更是连震了好几天。因为臣仪卫多,有几位实在是焦头烂额的官员就来借人,臣一时心软,就同意了。”

说到这里,李崇明又再次跪了下来,哭丧着脸说:“到了金陵之后,长史不得已之下,才授意人说,是因为太平盛世,宵小绝迹,所以才只有那么一点人护送臣上京,其实是因为半路上人都被各地官府截留光了。”

身为曾经皇帝养子嘉王的世子,李崇明一路走,一路就有各路信使将他的一应行止往上禀报,所以皇帝知道,这话至少十之八九都是真的。从北边南下的李崇明正好遇到了一场破坏惊人的地震,也正是多亏了李崇明的南下,那场地震的消息方才以最快速度到了金陵。

这才最终探明,地震的中心是在忻州的定襄。

而且,哪怕李崇明并不是在震区中心留下的护卫,可依旧助力不小。

最重要的是,确实都是当地官员在情急无措之下,找李崇明百般恳求要去的人。至于心软的人并不是李崇明,而是那个随行长史。当王府官居然能当到没有失去热血,皇帝已经准备给这位王府长史挪个窝,换个能发挥专长的地方了。

皇帝心里这么思量,却授意陈五两上前把李崇明搀扶起来。等到吩咐了人坐下,他细细一打量,顿时有些怔忡,竟是情不自禁地问道:“陈五两,你看这孩子像谁?”

陈五两早就看出来了,只不过不想提这种很可能自讨没趣的事,可皇帝都问了,他只能尽量含含糊糊地说道:“嘉王世子是太祖皇帝的血脉,自然是像太祖皇帝的。”

皇帝知道陈五两忌讳的是什么,可此时此刻,见李崇明那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样子,他忍不住想到了当年自己在太后面前也是如此唯唯诺诺不敢违逆的模样,突然觉得自己当年迁怒于那个老老实实的养子,把人远迁河东路,也着实有些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