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余氏?就是余建龙余泽云父子好容易对了宗谱攀上旁支的江陵余氏?
越千秋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他仰起头,满脸错愕地对向二娘问道:“送给我的帖子?向姑姑是不是弄错了,不应该是送给爷爷或是大伯母的吗?”
向二娘确实也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是江陵余家的人送到门上,门上又一层层往里头递的。听说三太太拿到帖子的时候,还发了好一顿脾气,随后才让人送去亲亲居。
可越千秋既是过来晴方馆听课了,落霞就亲自拿了帖子去衡水居请教大太太,大太太斟酌了一阵,又命她送了过来。
此时此刻,她知道这不是自己该发表意见的事,唯有一字不落地复述大太太的话:“九公子,太太说,江陵余氏在前朝就是雄霸荆楚的大族,但那会儿北地世家实力雄厚,余家偏居一隅,还称不上世家。我朝太祖皇帝起义,江陵余氏很早就出人出力,当年余氏家主的嫡亲弟弟还娶了太祖皇帝的一个妹妹,又将家业迁到扬州。这百多年来,出过不少杰出人物。”
越千秋不禁啧了一声。这年头没有隋末大乱战,没有五代大乱战,可朝代更迭时也是打得挺狠,不过世家终究是留下了生存的土壤,哪怕什么博陵崔氏,清河王氏,兰陵萧氏这样的,湮没在了数百年的历史当中,可长江后浪推前浪,终究留下了一些前浪。
所以,这会儿他非常认真地听着向二娘讲述江陵余氏的发家史,包括本朝已经出了一位宰相,三位尚书,四位侍郎,太守县令等等无数……而在他身后,越秀一虽说眼睛瞪得老大,但却不像越千秋这样拼命记着这些消息。
毕竟,身为重长孙,早早记下这些东西是应该的,记不下才要受罚。
而向二娘做了个简明扼要的讲述之后,这才郑重其事地说:“大太太说余大老爷曾经当过太守,进京之后任大理寺少卿,后来在礼部侍郎的位子上告病回家,这次上京,很可能是意在刑部尚书。所以,大太太已经亲自出门,去打探余大老爷这次邀约还有谁了。”
越千秋本来还寻思是不是故技重施,拐了越秀一和自己同去余家,可听到大太太如此仗义,还特地亲自帮自己去打听内情,他就知道自己不能再那么不厚道了。
毕竟,就算每次都是他在前头冲锋陷阵,可越府重长孙在后头心惊胆战看热闹,虽说实际上是多点历练,但毕竟会显得人很无能……哪能和他这颗有恃无恐的心脏比!
“多谢向姑姑,等大伯母回来,我亲自谢她!”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越千秋当然不会因为向二娘是之前向妈妈的妹妹,就把人当仇人,事实上人现在的大太太头号心腹位子,他还贡献不小。因此,这会儿他竟是客客气气做了个揖,这才从向二娘手中把大红帖子接了过来,随即向越秀一打了个招呼,匆匆离去。
见越秀一看着越千秋的背影呆呆出神,向二娘还以为他还有些嫉妒,连忙上前低声解释道:“长安少爷,九公子之前和余泽云有些冲突,还借着老太爷和长公主的缘故狠狠坑了余家一把,再加上老太爷和长公主又在他背后推波助澜,想来余大老爷下帖子,也是有缘故的。”
越秀一没好气地撇了撇嘴:“我是怕他到时候去见江陵余氏那位大老爷,又惹出什么事情来。”
向二娘顿时为之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