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选择的话,他宁可跟“魏公子润”对阵,也不愿意与乐弈对阵。
为何?
因为他二人的用兵方式实在太像了,皆是稳中求胜的性格。
与魏公子润对阵,你只需要警惕前者的奇谋,因为这一位的想法天马行空,往往能因地制宜地想出附和当前环境与局势的妙计,比如那次“八百里奔袭”,武信侯公孙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那位魏公子润的军队甩掉摆脱——那次的经历,公孙起至今记忆犹新。
总而言之,魏公子润崇尚“进攻”,那位殿下的性格注定他绝不会被动挨打,因此,只需针对这一点设下圈套,未尝没有取胜的机会。
可是对面那个乐弈,那是连一丁点进攻的意思都没有,对方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扩大军垦田的面积。
当时在得知此事后,武信侯公孙起简直惊呆了:这是要一场仗打上几年的意思么?
起初公孙起还以为乐弈是故弄玄虚,将计就计,亦摆出了要打持久战的架势,命令麾下秦军亦在莲勺、高陵等地开垦荒田。
没想到,在整整大半年的时间内,那乐弈竟真的没有丝毫异动。
纵使武信侯公孙起几次派兵引诱魏军,魏军也没有上当,明明在兵力方面还稍稍占据上风的魏军,死活就是不肯主动出击,仿佛要守要天荒地老。
在这种情况下,武信侯公孙起以雌伏小半年为代价,策划了“腊月奇袭频阳”的策略。
这就是公孙起的用兵方式,先立于不败之地,顺便让敌人降低警惕,然后在某个时间忽然发动攻势,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运气好的话,敌军由于仓促应对,很有可能会接二连三地吃败仗,旋即兵败如山倒。
可公孙起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乐弈居然提前看穿了他“腊月奇袭频阳”的意图——无论是“腊月”这个时间段,还是“频阳”这个偷袭的对象,皆被乐弈料中。
至此,武信侯公孙起心中就已经明白了:那乐弈,与他是一类人。
或者说,他俩的用兵方式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