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昭武三年夏秋,魏使张启功,成功劝降秦开、燕绉、乐弈三位韩国名将。
而他的副手北宫玉,亦说服了许历、司马尚、靳黈、公仲朋、田苓等将领,唯独暴鸢以腿伤复发为由,婉言拒绝了北宫玉的劝说。
但不管怎么说,此行还是非常顺利,就连张启功本人,也没有想到此行居然会这么顺利。
他猜测,可能是“雁门守李睦一心救国却反被国人所逼死”这件事,沉重地打击了这些位将领的信念,使他们彻底放弃了挽救这个国家的心思。
因为,根本办不到。
魏昭武三年深秋,张启功再次启程返回魏国。
而此时的魏国,仍在跟秦国的军队殊死相搏,彼此僵持不下。
第0306章 入秋
七月,即张启功、北宫玉正在劝说乐弈、秦开等韩国将领投效魏国的同时,在魏国宋郡这边,由魏将卫骄、卫将卫邵、以及鲁将桓虎三人所率领的魏、卫、鲁三国联军,也已基本上收复了宋郡全境。
七月初四,魏国礼部左侍郎朱瑾,带着魏王赵润亲笔所书的国书,抵达了鲁国的王都曲阜,主持“鲁王纳降”的事宜。
未避免鲁王公输兴误以为受到了侮辱,礼部左侍郎朱瑾在见到前者时解释道:“此番本该是杜宥大人亲自前来,奈何杜宥大人年势已高,却近阶段身体并不康泰,是故由朱某代为前来,还望鲁王陛下莫要见怪。”
“岂敢岂敢,朱大人言重了。”鲁王公输兴连声说道。
平心而论,此时此刻的公输兴,哪有什么与魏国谈条件的资格,毕竟他国中两位执掌兵马的上将季武、桓虎都已经投奔了魏国,他这个君主之位,说实话已经没有什么权威可言。
更何况,朱瑾乃是魏国礼部尚书杜宥瞩意的下任尚书人选,放在其他国家妥妥的未来上卿身份,鲁王公输兴又岂会感到什么侮辱。
最关键的是,鲁王公输兴此刻最在意的,根本不是接见的规格,而是实际的利益,即魏王赵润是否答应将曲阜册封给他公输一氏作为封邑。
想到这里,他小心翼翼地询问朱瑾道:“朱大人,且不知魏王陛下他……是否同意了小王的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