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4页

只不过,当代魏国皇后芈姜,性格比上代皇后王氏还要僻静,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从来不管宫内的事,以至于后宫这块,目前还是由后妃羊舌杏在那里——至于秦少君嬴璎,也只是在回到魏国的时候彰显一下存在,一样是懒得管事揽权的人。

这使赵润这一代的后妃,彼此关系极为和谐融洽,简直是史无前例。

论其中原因,无非就是因为众女当年就一起住在肃王府,早就知根知底、相互熟络了,倒也不至于因为某些事而勾心斗角。

“你是在楚国而为难么?”

沉默了半晌后,芈姜忽然问道。

赵弘润沉吟了片刻,还是没有开口,大概是吃不准芈姜的来意。

然而这时,芈姜却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当年你对我说,魏楚两国的和睦可以持续二十年,让我颇为欢喜,不曾想,仅仅过了九年,魏楚两国就到了快兵戎相见的地步……”

“是啊。”

仿佛是看到了芈姜眼中的失落,赵润亦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

平心而论,别看二十几前楚国的暘城君熊拓曾频繁攻打魏国,且赵润也一度对这个人、甚至对这个国家恨之入骨,但事实上,数遍中原各国,赵润其实对楚国的印象最好。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是在跟楚国的战争中发迹的:他在跟当时的暘城君熊拓的战争中,初次打响“肃王”的名气,使“魏公子润”这个名讳,首次进入世人的眼中。

其次,在那场战争胜利后,作为战败的一方,暘城君熊拓这位他赵润日后的大舅子,被赵润狠狠敲诈了一笔钱财,而这笔钱财,赵弘润后来大多数都用在了冶造局身上——没有暘城君熊拓的“无私帮助”,冶造局发展的速度绝没有那么快。

其三,也是因为暘城君熊拓跟平舆君熊琥,赵弘润在收编其战败的军卒后,得到了第一支属于他的班底军队“平暘军”——即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前身。

不夸张地说,正是暘城君熊拓的“无私”,才促成了“魏公子润”的崛起。

若非是暘城君熊拓的话,可能赵润还是那个名气仅仅局限于大梁王宫的“八皇子”,很难成为名震天下的“魏公子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