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时,两名商贾打扮的人,从酒肆来走入,在韩晁邻座的位置坐了下来。
“魏人?韩人?齐人?楚人?亦或是秦卫之人?”
出于作为使者的本能,韩晁瞥了一眼那两人,心中立刻就浮现几个猜测,但也并未在意,毕竟雒阳跟博浪沙港市差不多,充斥着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群。
记得前一阵子,韩晁还在雒阳碰到了几个来自南阳的羯族人,通过攀谈,这才得知这些羯族人是专门押运一队奴隶到雒阳跟纶氏部落交割,途中顺便来见识见识雒阳这座现如今的魏国王都。
而此时,那两名商贾已叫了酒菜,对坐交谈起来。
“李兄,你这两年赴秦国做玉石生意,可是发大财了吧?”
“王兄说笑了,上好的玉石,皆被秦国的蓝田君嬴谪捏在手里,咱怎么弄得到?咱啊,就是弄点边角货,运到齐国,糊弄糊弄那些齐人罢了……还别说,齐人喜好玉石,更甚于我魏人,这年头在齐国,要是你身上没佩戴一块成色好些的玉石,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哈哈哈……”
“话说回来,王兄近年在哪发财?”
“发什么财?纯粹就是在‘文半城’手底下讨生活。”
“文半城?莫非就是当年传闻能买下半个大梁的安陵巨富,文少伯?”被叫做李兄的商贾吃惊地问道。
“正是那位文公子。”被叫做王兄的商贾颇有些自得地说道。
“安陵巨富文少伯么?”
韩晁瞥了一眼那两名商贾,心中若有所思。
世人只知道“安陵文少伯”乃是魏国最为除名的大商贾,却不知,此人乃是魏王赵润的御用商人,当年魏国暗中向他韩国出售一批国内军队淘汰的军备时,为了掩人耳目,走的也是文少伯的私船,而不是经手于魏国户部。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文少伯被誉为魏国第一富豪,但只有少部分才知道,文少伯手中的财富,也并未完全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魏王赵润。魏王赵润手中捏着如此庞大的一笔财富,又有擅长贸易敛财的文少伯替他打理,因此,但凡是推行新政策时遇到金钱上的问题,那位魏国君王的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