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5页

改善这种情况最佳的方式,无非就是铸造新币、废弃旧币,当然,这里所说的废弃旧币,必须让民间百姓有兑换新币的渠道,否则,这跟韩国、楚国此前那些靠铸造钱币来敛财的王族与贵族就没什么区别了——这根本就是将国家的损失转嫁到百姓身上,是极其恶劣,甚至会引起民怨的事。

“货币体系……么?”

当看到户部上奏的这份奏章后,赵弘润沉思了许久。

可能户部最多只是考虑整合国内的货币体系,防止旧币以及外来货币影响本国的市场与交易,但赵弘润则看得更远。

就比如说,他魏国的货币,为何要局限于魏国本土呢?事实上现如今,他魏国的货币已经逐渐流向别国,即便在临淄、寿郢这些他国的大城池,也能起到代替其本土货币的作用。

那么试问,为何不能更近一步呢?

这未尝也不是一种文化输出啊,同时还能再次提高魏国在中原的地位与知名度。

在听了赵弘润的见解后,前户部尚书李粱与礼部尚书杜宥均是眼睛一亮。

区别在于,李粱是被“统一货币”这个词所动心,而杜宥则是因为赵润那句“文化输出”——是啊,当其他各国的百姓开始使用魏国钱币的时候,岂不是正在逐步接受他魏国的文化?

试想,你要用魏国的钱币,首先你得看得懂魏国的文字吧?

否则,若不清楚魏国货币的价值,岂不是会吃亏上当?

而除了李粱与杜宥,殿内还有一人大受启发,那正是以“使赵润成为天下共主”为目标的介子鸱。

在介子鸱看来,倘若天下各国的百姓当真逐步接受了魏国的货币,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亦在逐步接受魏国本身?

于是乎,他立刻就对赵弘润的这项建议表示了最坚定的支持。

还是那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决定下此事后,内朝首先开始忙碌起来。

忙碌什么呢,当然是设计新币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