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軱吃惊地张大了嘴,不得不说,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问题——主要是他还未到思考这个问题的层次。
摇了摇头,向軱对方毕说道:“您认为徐弱钜子的观念不对么?”
方毕看了一眼向軱,仿佛是猜到了后者的心思,沉声说道:“我亦知道,欲成大事、必不吝牺牲,我墨门子弟欲实现兼爱非攻的理想,再沉重的牺牲也义无反顾。但是……魏国做不到的。”
“您认为魏国不能一统中原?”向軱颇感意外地问道。
“不!”方毕摇了摇头,正色说道:“如今天下,唯有魏国最有可能一统中原,但是,魏国注定无法实行我墨门的理想……魏国以儒、法治国,国人阶级分明……”
在说话时,方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无一都代表着他很看不上儒家,这也难怪,毕竟儒家思想强调“爱有等差”——即仁爱要区分对象,这等同于是在变相地宣扬社会阶级制度。
这一点就连魏国都不能免俗,魏国刑法中的“金赎”,其实就是在包庇有钱有势的群体。
而墨门的兼爱,则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重亲属。(作者语:思想境界太高了说实话。)
因此,儒家与墨家天生八字不合。(注: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行了解下。简单点说,墨家思想就跟那共产什么社会什么差不多,思想觉悟太高,太过理想化,但几乎很难实现。——尤其在古代,你一平民百姓还想跟王族平起平坐?疯了吧你?又不是尧舜时代。所以,墨家被淘汰了。类似的还有“农家”,倡导君王跟平民百姓一样亲自耕种,于是乎,如今我们只能在文献中看到这门学术。)
听了方毕的话,向軱微微点了点头。
说实话,方毕与徐弱的争执,向軱并不是很在意,因为那是人家墨门子弟时间的思想差异。
他更在意的,还是在于宋墨是否会继续为他们提供帮助。
“是故,您拒绝了徐弱钜子的邀请?”
“是的。”方毕正色说道。
“……并且,愿意继续为我宋国提供帮助?”
“是的。”方毕再次正色道。
在得到这个保证,向軱心中颇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