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遭遇,简直跟齐王吕僖看到魏公子昭同出一辙。
区别在于,魏公子昭那是真的有真才实学,且齐王吕僖也是一位看人很准的明君,而魏王赵慷与卫费嘛,不过就是一个喜好被人吹捧的昏君,碰到一个擅于拍马奉承之人而已。
但还别说,卫费还真是靠着拍马奉承,以一介质子的身份,被赵润的祖父赵慷收为义子,甚至于在卫费的父亲卫纠过世之后,赵慷还借给他魏国的军队,助他返回卫国与其余兄弟争夺王位。
因此,当有人在卫费面前嚼舌根,指责公子玠只会拍马奉承时,卫费立刻想到的并非是训斥儿子,反而是对嚼舌根的人暗恨不已。——公子卫瑜也因此受到牵连。
毕竟那些嚼舌根的人,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给公子卫瑜说好话,只可惜,弄巧成拙,反而惹得卫王费大感不悦。
在交流了一番御女方面的经验后,卫王费这才询问起儿子此番前来的目的。
而此时公子玠亦幡然醒悟:我是听了那公宜的建议,特地来给卫瑜穿小鞋的,怎么跟父亲探讨起女人来了?
他连忙按下心中对某些事的蠢蠢欲动,压低声音说道:“父王,儿臣最近听说,内大夫公彦,借其寿诞之筵,拉拢人心,意图为储君助涨声势……”
一听这话,卫王费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收敛了起来。
事实上,公子玠只不过是随口胡诌,但卫王费却对此深信不疑,原因很简单,因为半数以上的官员,都在给公子卫瑜说好话,仿佛恨不得他卫费立刻退位,将王位传给公子卫瑜。
可问题是,卫王费可不是魏王赵偲,他既没有后者的胸襟,也不像后者当初那样积劳成疾,这么早将王位传给公子卫瑜做什么?
更要紧的是,卫王费对公子卫瑜非常不满。
确实,别看卫王费与卫公子瑜乃是亲父子,但这些年来,父子二人的关系却是非常冷僵,其中原因就在于卫王费是个毫无抱负的庸主,然而公子卫瑜却太过于出色。
这情况有点类似魏国先王赵偲与如今的魏王赵润这对父子当时的处境,但区别在于,魏国先王赵偲是一位胸襟宽阔的雄主,尤其是对喜爱的儿子赵润,更为宽容,非但屡屡姑息赵润年幼时的劣迹,还将自己的毕生心愿托付给儿子,让后者承载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可卫王费与公子卫瑜这对父子,却恰恰相反。
尤其是“五方伐魏战役”期间,当韩将司马尚率领八万韩国军队攻入卫国,企图从卫国借道攻打魏国时,卫王费吓得六神无主,非但没有号召全国卫人抗拒韩国军队,甚至竟然牢牢拽着濮阳军这等全国屈指可数的精锐军队,只下令濮阳军坚守王都,而对韩军向卫国东部进攻的事视而不见。
这昏昧的程度,简直跟楚国的巨阳君熊鲤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