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1页

而当日,就当荡阴侯韩阳打扮地跟一名乡绅似的,正与妻妾在府内偏厅欣赏着家姬们的编舞时,忽然有府内的仆从来报:“君侯,釐侯前来拜会。”

当时荡阴侯韩阳正捧着一杯茶喝着,冷不丁听到禀报,险些将嘴里的茶水喷出去:“谁?你说谁?”

那名仆从连忙又重复了一遍:“釐侯,是釐侯韩武大人。”

荡阴侯韩阳闻言起初一愣,随即面色就是一白,患得患失地想道:难道与魏国的战事发生了什么变故?

因为凭他对釐侯韩武的了解,除非是前线与魏国的战事出现了什么不利,否则,以釐侯韩武对康公韩虎的厌恶,是几乎不可能启用他这个后者的堂侄的。

想倒这里,他踩上靴子,飞奔似的前往正厅。

此时,釐侯韩武在自表身份后,已来到了府内的大堂,正端着一杯茶抿着,等着荡阴侯韩阳出来相见,却没想到,没片刻工夫,就看到了衣衫不整、神色匆忙的荡阴侯韩阳。

此时还未有什么“忘履相迎”的说法,世人效仿的典范,乃是像齐国上卿高傒那种“君子死而冠不去”的从容,是故,似荡阴侯韩阳这般衣衫不整前往接见釐侯韩武这等贵客,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失礼的,更别说荡阴侯韩阳本身还是韩国的王族子弟。

因此,当釐侯韩武看到荡阴侯韩阳这幅模样时,亦是心中一愣。

而此时,荡阴侯韩阳却心急地问道:“釐侯,可是前线发生了什么变故?”

釐侯韩武愣了愣,这才明白荡阴侯韩阳因何这幅模样,笑着宽慰道:“荡阴侯且放心,本侯今日前来,并非是因为这个。”

“那就好、那就好。”荡阴侯韩阳连连点头。

莫以为在这个时代,贵族们只注重自己家族的利益而忽略国家利益,事实上但凡是有点脑子的贵族,都应该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就比如在当年魏国最艰难的时候,似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国内的王族、贵族,纷纷慷慨解囊,甚至是不计回报地帮助朝廷、抵御韩军的进犯,因为他们很清楚,若魏国不存在了,他们这些姬姓赵氏的王族子弟,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而今日,荡阴侯韩阳亦是如此,因为釐侯韩武的突然拜访,误以为他韩国前线战况不利,吓得衣衫不整就出现在了釐侯韩武面前。

直到釐侯韩武开口解释,他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释然之余,荡阴侯韩阳亦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面带讪讪之色,歉意地说道:“请釐侯稍等片刻,韩阳去去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