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御史邱毓沉声说道:“臣欲弹劾太子殿下!”
“弹劾……本王?”赵弘润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注:关于书评提醒我,主角现在该自称“本宫”,而不是“本王”,这个我懂的,我是故意让他自称本王,为了突出他的不同,同时从侧面描写他被赶鸭子上架后、还没有彻底适应并接受新的身份,在这里解释一下。)
“正是!”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御史邱毓开始罗列赵弘润的“罪过”,虽然他陈述的一些事,其实朝中官员或多或少也清楚,并非子虚乌有,可眼瞅着赵弘润那张越来越难看的脸,殿内群臣心中多少也是有点发毛。
别说宗正赵元俨满脸惊色,礼部尚书杜宥,更是在心中暗暗叫苦:太年轻、太年轻!这位邱毓大人,实在是太年轻了!
你怎么能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斥责那位太子殿下疲懒懈怠呢——是,虽然你身为言官,的确应当指出朝中的不正之风,但你好歹说话婉转一点啊,万一惹恼了那位太子殿下,他一怒之下明日索性不来了,咱们这帮臣子怎么办?
眼瞅着太子赵润那张变颜变色的脸,朝中群臣心惊胆战,生怕这位太子殿下突然间拂袖而去。
甚至于,就连宗正赵元俨,此时也将早已准备好规劝、斥责这位太子殿下的话,生生咽回了肚子。
就在群臣们患得患失之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位太子殿下居然服软了,虽然脸色依旧是那样难看,但却向邱毓承认他偷懒的过失,并表示日后会加以改正。
听到那一番话,朝中群臣们险些将眼珠子都瞪出来——这位太子殿下,原来竟是这么好说话的人么?还是说,在承担了监国太子的重任后,纵使是这位曾经劣迹斑斑、顽劣不堪的殿下,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
“……多半是后者吧?”
朝臣们暗暗说道。
眼瞅着这位太子殿下居然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改变,群臣们不知为何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尤其是礼部尚书杜宥。
一时间,称赞之声此起彼伏,类似“太子英明”、“太子贤良”的恭维,让这位方才还面色难看的太子殿下,总算是出现了笑脸。
可就在这个时候,邱毓这位年轻的御史,却又发出了不适时宜的声音:“既然太子殿下承认的过失,就请收回诏令,将早朝改回寅时,日后当勤勉……”
殿内群臣倒吸一口冷气,难以置信地看着邱毓。
他们心说:太子殿下都已经认错了,你还要不依不饶?喂,就算是哗众取宠,也要适可而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