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实上,燕王弘疆与庆王弘信这个弟弟并没有多大恩怨,这位耿直豪爽的燕王殿下只不过是恨屋及乌,因为单纯憎恨南梁王赵元佐而迁怒庆王弘信罢了。
而待痛快过了之后,这位燕王殿下就继续忙碌于山阳的重建工作去了——这场大梁的变故,对于山阳以及这位燕王殿下来说,几无多少影响。
此后又过了一日,这则消息传到了河东郡的安邑,即如今桓王赵弘宣的封邑。
相比较燕王弘疆,桓王赵弘宣十分重视这条消息,在得知此事后,在心腹幕僚周昪面前冷笑道:“哼!这雍王,死性不改,当年就以这等阴谋坑害了长皇兄,如今故技重施,踢走了庆王……可笑大梁有南梁王坐镇,竟然还被雍王算计。”
听了这话,幕僚周昪感到十分惊奇。
因为他在反复思考这则谣言后,确切有怀疑过“金乡屠民”事件是否有可能是雍王弘誉的人在背后搞鬼,毕竟这种阴谋手段很像是张启功这名毒士的运作,不过没想到自家殿下居然能一眼看穿。
不过在仔细想了想之后,周昪便想通了:多半是自家殿下厌恶雍王弘誉,因此只要察觉到一丁点的不对劲,便下意识地联想到雍王弘誉。
苦笑之余,周昪也履行了作为幕僚的职责,为自家殿下分析道:“倘若果真是张启功设计,那么,那个‘曲梁侯司马颂’的立场,就非常值得怀疑。”
他说这话并非无的放矢,毕竟这种招数,他周昪几年前就已经用过了——当年,周昪明明有意辅佐雍王弘誉,却假意投奔当时还是东宫太子的赵弘礼,向后者献了几条“后患无穷”的妙计,成功地坑得原东宫太子赵弘礼生活不能自理。
纵使当时赵弘礼身边还有骆瑸那等贤才,依旧被周昪得逞,后者险些还成功离间了赵弘礼与骆瑸,要不是骆瑸这个人脑筋太死,有着一股读书人的迂劲,换一个人恐怕早就离开了赵弘礼。
只不过后来周昪被张启功给摘了桃子而已。
正因为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周昪一眼就看出了曲梁侯司马颂的不对劲——后者,十有八九是雍王弘誉安插在庆王党内部的暗棋,专门等着在“收复宋郡”这件事上拖庆王下马。
“……庆王一倒,大梁再无人能抗拒雍王弘誉。”
其实在说这话的时候,周昪也想到了自家殿下的兄长肃王赵润,不过因为彼此关系都比较熟络了,并且周昪也知悉那位殿下根本无心争夺大位,故而没有算在里面罢了。
听闻此言,赵弘宣的眉头顿时凝了起来。
庆王弘信远走宋郡这与他无关,但雍王弘誉得势之后,势必会威胁到长皇子赵弘礼,这让赵弘宣心中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