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偷偷瞄了一眼赵弘润,见后者微微颔首,遂心中欢喜。
没办法,既然已投奔魏国,那冯颋就只能牢牢抱住魏公子润这条大腿,搞不好,他日后还能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呢。
在旁,桓王赵弘宣与其幕僚周昪暗自打量着冯颋,为冯颋迅速适应了魏人这个“新的身份”而感到意外。
而此时,赵弘润亦肯定道:“冯颋说得不错,此战我军已胜券在握,当尽可能避免无谓的牺牲。”
说到这里时,他不由想起了韩国的雁门守李睦,也想起了那场让他后悔不已的“宁邑之战”——若早知南梁王赵元佐胸有成计,他绝对不会让麾下军队与李睦、乐弈、暴鸢三人麾下的军队死磕,害得秦魏联军损失惨重。
越想这事,赵弘润就越恨南梁王赵元佐:倘若南梁王赵元佐当时能稍稍透露一下退敌的策略,他秦魏联军会损失那般多的兵马么?
暗自摇了摇头,赵弘润将心中的诸般烦恼抛之脑后,下令道:“传令翟璜、南门迟等人,令其上前唤降!”
“遵令!”
片刻之后,翟璜、南门迟等商水军的将领们,便带领诸多商水军士卒,来到楚军营垒前方,高声呼喊,劝说营垒内的楚军归降。
“营内的楚东兄弟,莫要再执迷不悟了,这场仗你们已经输了,肃王殿下麾下,仍有多达几十万秦魏联军即将抵达此地,你们真以为还能守得住么?”
“是啊,赶快出营降顺吧。”
“愿意投降的人,日后不妨与家人搬迁到我商水邑,那里皆是我楚地魏人的同胞,无有苛捐杂税,田租……”
“赶快出营投降吧,莫要再为楚东贵勋卖命了,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你们的生死……”
“莫要担心家中的亲人,此战楚国战败,有肃王殿下为你等出头,楚东的贵勋绝不敢加害他们。”
“投奔我商水军,我商水军中哪怕是一名士卒,在商水邑内皆有屋有田,还有胡人、巴人奴隶帮忙料理农事……”
不得不说,商水军,原本就是楚人出身,因此由他们出面劝降,效果比魏国除鄢陵军外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