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赵弘润既然决定千里奔袭秦国本土,那么就势必要急行军,无法顾忌战马的状况,以至于在一路上,越来越多的魏军雪橇车,被迫脱离大队伍。

有的是战马筋疲力尽,歇息片刻,喂一些草料仍能继续拉车,而有的战马,则干脆力尽毙命——对于这些沿途倒毙的战马,赵弘润狠下心,让它们充当了魏军的食物,毕竟他麾下的军队还是非常缺少食物的。

临近黄昏时,赵弘润下令全军原地歇息。

只见在诸魏军将领的指挥下,众魏军士卒们将一块木板竖放,于是乎,一辆酷似武罡车,可以用来遮挡寒风的战车就成型了。

随即,魏兵们以百车为单位,使雪橇车整齐排列,围绕着一圈,构成一个小小的简易营栏,然后在中间的空地挖掉积雪,点燃几堆篝火,裹着羊皮毯度过寒冷的夜晚。

期间,也有些魏军士卒嗟叹着将一批批倒毙的战马宰割,制成肉干。

而待等到次日天明,魏军再次启程,驾驭着雪橇战车继续向西。

凭借着马拉雪橇在雪地上那不可思议的行动力,赵弘润麾下魏军仅仅三日便从桃林抵达的华阴,将武信侯公孙起远远甩在后头。

待等到第五日,魏军抵达了秦国的城池“渭南”。

此时,魏军距离秦国新都咸阳,直线距离仅仅一百六十里!

第1199章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

渭南,顾名思义即“渭水之南”,在秦国覆亡陇西的同时,另外一部分秦国军队,则将手伸向这里,因此与长久生活在渭水一带的“乌边部落”发生了冲突。

就像羯角部落的大族长比塔图意识到了魏国的威胁,乌边部落的大族长“切拉尔赫”,也意识到了秦国的威胁,遂拉拢当初居住在河西的羌胡,组成联军共同对付秦国的军队。

这支联合针对秦国的联盟——姑且称为“渭水联合”,曾一度给秦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当乌边部落的大族长“切拉尔赫”,在魏公子润初次征讨羯角部落期间,取得了羷部落的支持之后。

为了应付来自三川以及河西的威胁,秦人在渭水之南建造了一座堡垒般的城池,即“下邽”,用来防御乌边骑兵与河西羌胡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