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润无法知道此刻铚县城上的楚军兵将究竟是什么心情,但是他这边,已被这五千鄢陵军士卒那整齐的步伐,刺激地鸡皮疙瘩都逐渐冒起,情绪也愈加亢奋起来。
“……”
徐殷好似有所察觉,惊讶地转头望了一眼赵弘润,见这位殿下双目睁大,面颊微微泛红,心下不由一愣。
“这个年纪的王公贵族子弟,恐怕也唯有这位肃王殿下,在这种紧张的战场非但不畏惧,反而愈加情绪高涨……看来这位殿下,事实上相当‘好战’呢……”
徐殷会心地笑了笑。
身为魏国曾经第一阶梯的大将军,目前魏国除“上将军府”外第二阶梯的大将军,徐殷绝不会排斥“好战”心理。
或许,徐殷早已将身边这位肃王殿下视为“主战派”的一员。
在魏国的军方体系中,其实早有“主战派”与“保守派”的雏形,比如徐殷,再比如砀山军的司马安,便是彻头彻尾的好战分子。
尤其是后者,若是给司马安足够的兵力与粮草,这位大将军绝不会管他的敌人究竟是谁。
无论是韩国、楚国,还是齐国。
而其余几位大将军,虽然好战心并不如司马安、徐殷那样强烈,但归根到底,亦算是主战派的一员,哪怕是推崇“仁武”的成皋军大将军朱亥。
而至于“保守派”,指的就是朝廷兵部。
相比较血气方刚的驻军六营大将军,兵部尚书李鬻确实要保守地多,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做到了“未算胜先算败”,总是顾忌这、顾忌那,担心战况不利会使魏国陷入更大的危难。
可能这才是“驻军六营”与“兵部”关系恶劣的原因,虽说后者还是前者名义上的上署司衙。
五支千人方阵,徐徐靠近铚县。
当这些魏军士卒距离铚县仅一箭之地的时候,徐殷心中澄明:该冲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