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不得不说,小丫头羊舌杏是赵弘润从楚国带回来的三女中最让他感到省心与贴心的,这使得有时候哪怕这个小丫头一脸懵懂地仍然以他的女人自称,赵弘润也仍由她去,并未说破那件让她以他女人自居的误会。

相比较而言,芈姜、芈芮两个巫女姐妹,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姐姐整天到晚面无表情,捧着茶杯那殿内喝茶,其生活习惯活脱脱像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妪,毫无什么女人味可言;而妹妹芈芮更纯粹是一个馋嘴的吃货,仿佛是将他赵弘润当成了金主,每日想吃这、想吃那,若是满足她吧,那倒是相安无事,可若是不满足她,得,为了吃好吃的东西这丫头可以毫无尊严地大哭大闹、甚至于赖在地上打滚,恨得赵弘润有时忍不住恶意腹议:怎么不撑死你这个蠢丫头呢!

“有劳、有劳。”

李粱接过了羊舌杏递过来的茶水,谦逊地表达谢意。

毕竟从羊舌杏身上的服饰可以判断,这位纯洁美丽的小丽人,绝非是这文昭阁里的宫女。

既然不是宫女,却又居住在文昭阁,那么,此女与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的关系,那也不难判断了。

“肃王殿下先前在楚国,可谓是收获不小呐!”

李粱笑呵呵地开了个玩笑。

“呵呵。”赵弘润微微笑了笑,毕竟他对李粱的印象还不错,因此倒也不排斥这种男人间的玩笑。

“李尚书今日前来拜访本王的文昭阁,恐怕是为‘度量衡新规’而来吧?”

李粱闻言愣了一下,事实上,他打算先与这位肃王殿下攀谈几句,待气氛合适时再委婉地提起此事,没想到,这位肃王殿下却开门见山地说出出来。

见此,李粱也不再藏着掖着,在犹豫了一下后,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您今日在冶造局制定的‘肃氏新规’,究竟是打算仅仅用于冶造局,还是打算推向全国?”

“李尚书为此有何建议?”

“恕微臣直言,我大魏长久沿用旧度量衡,殿下今日所制定的‘肃氏新规’,且不说好与不好,单单是它与旧规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或许将导致我大魏市面出现一些……混乱。”李粱斟酌着用词,谨慎地说道。

不过相比较李粱的用词严谨,赵弘润的话就直接多了:“李尚书是担心,有人会利用旧斤制与旧升制与‘新规’的差异,营利谋益?”

“是。”李粱见赵弘润将话说得这般直白,也就不再掩饰,沉声说道:“在此之前,我户部的金部,负责统筹着国内各地的物价,可那些标准,全建立在旧斤制与旧升制的基础上,而‘肃氏新规’,一两重几近于旧制的二两,一肃斤,亦比原先十六两一斤的旧制斤要重得多,不难猜想,一旦‘肃氏新规’推向全国,市面上的物价将会哄抬,或有可能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