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其实臣倒是觉得与吐蕃和亲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吐蕃是西南强国,又孤悬于高原之上,根本不怕它国的进攻,通过和亲也可以拉拢对方,日后咱们的西南也就更安稳了。”长孙无忌这时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也不禁犹豫了一下,不过很快他就摇了摇头道:“算了,当初将吐蕃使节赶出大唐的事已经人尽皆知,后来又因这件事与吐蕃大战一场,若是现在忽然食言与吐蕃和亲,肯定会落人笑柄,而且吐蕃不过是个蛮夷之国,国内之人不通礼仪,现在短时间内聚成一国,但只要时间一久,肯定还会再次分裂,根本不足为虑。”
李世民的话其实也很有道理,吐蕃是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国家,绝大部分吐蕃人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连铁器都不能制造,松赞干布虽然暂时统一了吐蕃,但国内也留下无数的隐患,只是在原来的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无数的工匠,也便利文明进入吐蕃,这才使得吐蕃国力迅速增强,国家也彻底的凝聚在一起,否则以原来吐蕃的情况,恐怕松赞干布一死,整个吐蕃就会再次分裂。
看到李世民再次拒绝了吐蕃和亲,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本想再说什么,不过想到李世民的脾气,最后终于还是没有开口,其实他也知道,李世民之所以不同意这件事,主要还是因为松赞干布成婚的事已经传遍天下,若是大唐的公主再嫁过去,李世民的面子也挂不住。
“对了,承乾那边怎么样了,朕为他做了那么多,他能否体会到朕的苦心?”这时只见李世民忽然再次开口问道,提到李承乾这个让他头疼的儿子时,他脸上也露出十分复杂的神色。
第1199章 东宫的变化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表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我们,上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而做人的道理是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不过也可以看做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对于百姓来说,君王就是天,就是圣人,而作为君王,也要不与民争利,不争也正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东宫之中,于志宁正在给面前的李承乾讲解老子的《道德经》,他精通周易,擅长于老庄之学,而旁边的孔颖达却是孔子之后,同时也是大唐最有名的儒学大家,这两人一儒一道,也一直担任着教导李承乾的重任。
于志宁讲解道德经,旁边的孔颖达也时不时的从儒家的角度解说道德经,虽然儒道不同,但孔子也曾经向老子请教过,所以儒道本来就有共通之处,再加上这些年儒道相互影响交融,所以大部分读书人对儒家两家的学说也都不陌生。
于志宁和孔颖达讲的认真,坐在两人对面的李承乾也同样十分恭敬的跪坐在那里,表面看起来似乎听的十分认真,但是从他半睁半闭的眼睛中却流露出几分不耐烦的神色,虽然他极力掩饰,但只要细心的人还是能够看得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于志宁这才将今天的课程讲完,然后轻轻的合上书道:“太子殿下,今天的课就讲完了,虽然书本上的东西有些枯燥,但却蕴含着无数至理,还望太子殿下能够学以致用,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古之圣贤的境界,但也不要违背了他们的教诲!”
“多谢左庶子为我讲解,也让我解答了许多心中的疑惑!”李承乾当下站起来向于志宁两人行了一礼道,本来眼睛中的不耐烦也被他收敛起来,看起来真的像是个好学生似的。
于志宁和孔颖达虽然性格古板,但眼睛却不瞎,刚才也都看得出来李承乾根本没听进去,只不过在表面上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他们偏偏又没办法指责,总不能直接拆穿李承乾的假样子吧,那样只会显得他们这些做老师的没气度。
“太子殿下客气了,只是这段时间太子殿下的变化还真大啊,让臣等也有些无所适从。”于志宁是个火爆的脾气,虽然不能当面指责李承乾在敷衍他们,但却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说起来之前李承乾与于志宁等人的关系闹的很僵,根本不愿意听他们的听讲,为此于志宁等人也多次直面劝谏,甚至都和李承乾吵起来了,但也没有任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