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又有被双九折腾服气的李元吉帮手,
又有一听宋玉致转述男女平权之前景、眼睛就立刻发亮,(划重点)再一听说宫九亲口提及的那句“我家秀宁巾帼无双”(重点结束)、更是兴奋得脸颊发红的李秀宁撒娇撒痴软硬兼施,
李建成哪怕不甚理解,却也兢兢业业地在为梦想之国添砖加瓦。
新年大庆上,当着百官万民,杨阿摩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完全破坏了宋缺这位总工程师好不容易才重新调整好的步调,差点儿将才平息了战乱的大地又拖入另一遭泥潭之中。
]。
毕竟皮囊的无预兆互换,再一次让双九意识到世事无常。
比起真的那一天毫无预兆地抛下这一大摊子事离开,可不就是趁此隐姓埋名、叫宋缺先习惯习惯独挑重担更好些吗?
至少目前出个什么乱子,他们好歹还能帮着收拾一二。
要是等到他们真的离开,再出个什么乱子,别说他们能不能知道,就是知道了,恐怕暂时也只有和魔门祖师爷一起挠次元壁的份吧?
就如当年吕承宸学步,
皇后不也是带着一众宫人侍女躲在一边,
笑看那刚满周岁的小娃娃跌跌撞撞扶墙而行,
偶尔轻轻跌一小跤都要强忍着上去搀扶的愿望,等她自己爬起来的吗?
叫小儿在暗中看护下摔几个小跟头,总比等她成年之后,再于真正茫然四顾、无人扶持之时,才忽然摔个大跟头的强些。
宫九言之侃侃。
完全看不出他一开始,
真的只是想着要随手坑个倒霉蛋让自己开开心。
只不过宋缺正好是那个最能叫他开心的大倒霉蛋,
宫九又恰好在琢磨着怎么能将宋缺给坑个恰到好处的时候,
灵光一闪,得了那么个一箭数雕的主意罢了。
向晓久倒是猜得出来,但宫九这话也确实有理。
他也就只管小鸡啄米:
“正当如此!我阿九就是有远见。”
于是宋缺未来为之奋斗百年的大事就成了双九口中的小儿学步,
许多叫宋缺忙得焦头烂额,都把双九名姓刻在磨刀石上日日琢磨的事务,也就成了双九眼中,轻跌一跤的小事。
——包括,但不仅限于杨阿摩听说了双九“自我放逐”之后,忽然搞的那个事。
杨阿摩搞了什么事呢?
说来宋缺简直吐血。
杨阿摩这位最先建立科举制度的狂人,
在乖巧安静了几年之后,竟是干出了比建立科举制度更狂的事——
“秦始皇立帝制,如今朕废帝制。”
“欢呼吧愚民们!天下人皆可称朕的时候又回来了!”
——新年大庆上,当着城头百官,城下万民,杨阿摩说得豪气干云又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