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慕南平所说,许清宵自己结合了一番。
大致分四个党派。
武将党,一心只想要北伐,毕竟老一辈的武将经历过靖城之耻,也经历过七次北伐,心中有家国仇恨,所以朝中的争斗,对他们而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他们基本上半个身子都在棺材里面,只期盼临死之前能够好好打一架,最好是北伐成功,这样一来死而无憾。
文党,皆是儒生,十分清廉严谨,管控朝中一些重要事物,但这种人一般都不合群,也没有培养党羽的心思,为国为民。
想要为天下百姓立意,或者是将圣人之意彻底发扬光大,人人习圣,以立意为国本。
政党,也就是东明会了,把持朝廷不少重要部门,大多数并非是儒生,准确点来说,也就是七品八品的样子,这些是能臣,负责国家大大小小许多事情。
儒道,天地认可,只能证明你这个人品德高尚,为国为民,但不代表你就是能臣。
最后一个就是因国情而出来的势力,主张国家韬光养晦,好好发展经济农业,让百姓先吃饱饭,有了足够的钱财,再去打仗也不迟。
这立意极好,符合许清宵的想法,但问题是武将们不答应。
他们本来就快要死了,你还拖?国家一旦休养生息,至少得几十年吧?
那他们估计也差不多要进棺材了。
所以武将势力极力反对,至于文党人家考虑的是国家立意问题,精神上的追求,希望人人有书读,不主张打仗,可靖城之耻的确是个天大耻辱。
不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可能安心读书?所以也就不插手这件事情。
东明会就很聪明,本身就是一些能臣,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左右逢源,各种拉拢势力,跟谁都好,但跟谁又都不好。
最倒霉的就是最后这个经济派的了,有武将压着,其他两拨势力都不帮自己,那就只能挨打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