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不治本。”李弘敲着桌面说道。
在他看来,设置新衙署这是不可能的,机构的臃肿带来的便是办事效率的低下,跟官员之间的相互推诿。
但也不得不承认狄仁杰的眼光独到,看到了特别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台的弊端,看到了御史台对京都官员的约束力,远远大过了对地方官员的约束力。
而这也是,大唐在历史后期,因为朝廷对地方监察的不力,以及节度使开始兼领监察御史一职后,导致了节度使最终变成了手握重权的地方军阀。
“那不知殿下可有良策?陈敬之在扬州被李敬业诬陷一事儿,可是给朝廷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再不及时改正,以后怕是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到时候总不能一直出兵镇压,或者是您亲自前往吧?”狄仁杰眉头渐显隐忧。
他自己把这一个问题没有禀奏陛下跟皇后,而是直接禀奏给太子殿下,便是当初看在了太子殿下雷厉风行的性格,以及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程度,要比陛下跟皇后透彻的原因上,才直接找到了太子殿下,但如今殿下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他有一种所托非人的感觉。
“御史台大夫几品官阶?”李弘突然问狄仁杰道。
“从三品。”
“御史中丞几品?”
“从四品上。”
“各道御史几品?”
“正七品与正八品官。”狄仁杰不明白太子的意思,只能是随着做快问快答。
李弘笑了笑,看了一眼陈敬之,而后说道:“如果道御史乃正七品的官,他要想在官场站稳脚跟,得到升迁的机会,也就必须与其他官员搞好关系,那么自然与地方刺史、长吏的关系便就变得微妙起来了,是不是?”
“是。”狄仁杰点头回道。
“而且一个七品官的俸禄多少?参加一次地方刺史的宴会,怕是他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俸禄,都回请不起一次地方刺史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