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建在红山上高大、威严,气势磅礴、庄严而又肃穆的布达拉宫内,正在讨论如何与大唐和解。

而罪魁祸首者,此时正骑在马背上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功课。

“你说这松赞干布34岁死的?”李弘惊讶的问道。

“是的,大都护,绝对没有错。”裴行俭留下了袁恕己镇守吐谷浑,防止吐蕃再次突袭。

而他则是利用吐蕃战败的间隙,领着一万人跑到了李弘的营帐前,说什么也要跟着李弘一起再次返回吐蕃。

这段时间的圣旨跟雪花似的往他怀里飞,要不是李弘身处吐蕃险地,恐怕自己早已经被陛下砍头十次八次了。

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未能安顿,保护好太子殿下的安危。

所以如今好不容易跑到了太子殿下身边,裴行俭是说什么也不离去了。

宁可在这里被明事理的太子殿下骂几句,他也不想天天被那圣旨搞得心惊肉跳。

他真怕自己有一天没死在战场上,而是被圣旨给吓死在了西域。

第214章 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十五岁就生下了他的儿子共日松赞,而他的儿子共日松赞继承了他的传统,同样是十五岁生下了芒松芒赞。

但异乎寻常的是,共日松赞与松赞干布,却是前后死于同一年。

而那个时候,如今的吐蕃赞普芒松芒赞才两三岁,由禄东赞辅佐着,坐上了吐蕃赞普的位置。

李弘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通,为什么禄东赞不在松赞干布死后,废掉孤儿寡母的芒松芒赞,立自己为赞普呢。

思来想去,李弘最终只能把禄东赞不能废掉孤儿寡母的缘由,归结为松赞干布为吐蕃的强大做出了让人膜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