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臣每一个人把手里的文书一份份的叠好,放在自己的桌面上,没有一个人试图带走这些文书,李弘还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刘仁轨、任雅相等一下再走。”李弘依旧坐在那里,端起水杯喝了口水说道,如今已是日上三竿,估计所有人都是饥肠辘辘了。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李弘示意两人走到他的两侧,然后对夏至说道:“去备饭食吧,还有这两位大人的。”
待夏至离开,李弘再次拿出两份文书,递给了任雅相跟刘仁轨,说道:“这些客商如今都是身份特殊,如果不是他们,我们也无法了解到新罗、百济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些人的通关文谍,还需要任尚书你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任雅相翻阅着上百人的名单,里面的名字以及个人体貌,都有着详细的记述,快赶上户部每三年给每个人上户口的团貌了。
团貌,无非就是等于上一世那般上户籍一样的过程,则是三年一次,需要记载下这个人体貌特征而已。
“殿下,您的意思是?”刘仁轨拿着手里的花名册,斟酌半天后问道。
“这两本文书你俩可以带走,但是侍郎以上才有知情权。至于给你的,就是让你这次去了辽东之后,与他们联系,你想要的一切他们都会尽最大能力的提供给你,但你的任务就是,保全我大唐将士的宝贵性命,让高丽的兵士为他们的土地而战吧,无论是兵器还是粮草,大可以随意许诺,发放时按量就好。”
刘仁轨笑了,他听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了,就是如殿下这两日所说的那句话一样,我精神上支持你们。
“那泉男生与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刘仁轨问道。
只有彻底解决了高丽的内乱,如此才能够让太子殿下的策略通行无阻的在高丽实施开来。
第145章 势在必得
李弘坐在椅子上摇晃着上身,琢磨了一会儿说道:“那就看看他们兄弟三个,谁对我大唐更为忠心了。此次您前往高丽,想来他们三人都会找您,到时候您就斟酌着办,谨记他们谁最忠诚就好了,只要他们三国常年陷入战乱就行,为我大唐争取一丝休生养息的时间就足够了。”
刘仁轨与任雅相互望一眼,不约而同的看着李弘同时说道:“上兵伐谋。”
李弘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看着两人都吃完饭了,还没有要动弹的意思,继续说道:“今日戴至徳实乃咎由自取,仁义礼智信固然重要,固然需要我等尊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但却不是让我们在传统中固步守旧!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尊承,但时代在变化,您不能一直用历史的眼光看未来不是。”
“殿下,臣认为您今日罢免戴至徳还是有些过于仓促了,您身为监国太子,虽然有此权利,但如果如此仓促,恐怕陛下会对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