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李弘无奈的扔下茶杯,瞪着还一脸喜悦的小雪:“赔我这些字!你知不知道,我写了一上午啊,今天我状态这么好,全被你给我毁了!”

“殿下赎罪,是奴婢太高兴了。”小雪怯生生的急忙止住脚步,说道。

“高兴个屁啊你,这是高兴的事儿吗?”李弘完全没有太子风范,市井之语又开始脱口而出。

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父皇这是在警告自己,手以后别伸得太长了啊,这是把自己束缚在商道上,其他事儿不让自己插手了。

户部尚书一职就是告诉自己,管好你东宫的事情就好了,有什么想法儿也行,给你个户部尚书你折腾着玩儿吧,反正以后你再怎么折腾,也脱离不开他给你画的这个圈圈了。

在现在这个重农轻商的时代,掌权者往往把农业、桑蚕等一系列民生看的比较重要,他只在乎百姓能不能吃饱穿暖,能不能把农业发展的在天灾之年少饿死些百姓。

对于在这个时代地位还很低下的商人,掌权者往往不会看的太重,没有刻意打压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当然,李治给他户部尚书一职,也不全是压制束缚他,也是因为太乙城巨大的财富,让李治感受到了商业的甜头。

回头看看那大明宫,李治就知晓了,如果不是太乙城巨大的经济动力,大明宫想要满足奢华辉煌的条件,建成梦想中的样子,可是需要国库大大的出血一把的。

而且东都宫殿也急需修缮,这几年皇后对东都甚是向往,所以东都的宫殿,如果还维持当初父皇时的样貌,显而易见就有些破落了。

李弘知道,昨日父皇考校自己关于吐谷浑与吐蕃交战一事儿,让父皇对自己有些不满了。身为太子,自己在父皇考校时,主观意识有些太强烈了,这显然对父皇来讲,是让他感到不满的。

昨夜与父皇在皇宫花园里的谈话,恐怕也是让父皇萌生,任命自己为户部尚书的主要原因。

自己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副具有商业、经济活力的宏图一角,恐怕也让他多少觉得商业一道的重要性吧。

李弘摆摆手,说道:“花孟去刑部要人,把许圉师接回来,芒种去大理寺,把李义府弄出来。对了,小雪,你不是喜欢跑吗?去把上官仪、许敬宗、郭瑜、杨思俭、上官仪请过来。”

小雪委屈的看了一眼李弘,嘴里“哦”了一声,便又欢快的跑出去了,与前几年内敛害羞的样子判若两人。

说完了这些事后,李弘想了想,这事儿没有白纯那行,于是又让夏至宣一直在濮王府的白纯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