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旁人说这话张太傅定然嗤之以鼻,可是贾代儒是发明出拼音的人。身为太子太傅,他很是清楚拼音对大庆的影响。
带有拼音的第一版字典马上编写完成,估摸过完年朝廷就会全面普及拼音,横亘在学子之间的最初的难题得以解决。只要学会拼音,哪怕没有先生也能粗粗读完蒙学。
朝廷接下来就是给所有蒙学内容用白话释意,旨在编写一部可以让学子自学的教材。
三皇子领了普及拼音的差事,最近走路都带着风儿。
谁都看出拼音对天下读书人的影响,不过发明拼音的人此时只能在张太傅的戒尺下瑟瑟发抖。
作为系统,他自律,记忆力也好,可是张太傅还是不满意。
“你还不够努力。”张太傅想用两年时间将一名秀才教成状元郎,只能无限压榨,而且越是教,他越是觉得贾代儒的脑子深不可测。
前面到底是哪个庸才教他的,纯粹误人子弟,如此良才美玉考到30多岁只中了个秀才。一想到被耽搁的时间等于是让朝廷损失一个人才,张太傅对贾代儒挤压得更狠了。
才华嘛,挤一挤总会用新的发现。
第58章
一大早, 张太傅捏着戒尺,“今天继续作律诗。”
乡试考经义、八股、史、策、论、律诗几项, 贾代儒别的方面已经磨得差不多了, 就是律诗上太一般平铺直述, 没灵气,没感悟,更不会以诗言志将整体升华, 需要加强锻炼。
贾代儒的脸是苦的,他是个系统, 习惯性将大脑当硬盘和驱动用,让一个系统从事创造性写作有违程序设置。
张太傅脾气有点急躁,又有心脏病, 加上上了年龄,一个不好就有发病的可能, 贾代儒只能忍着。
其实单纯看时间安排,张太傅安排还是比较松弛的,比不得他的精确到秒, 但是让贾代儒头疼的是每天张太傅都和他讲悟性。他的所有成就都是站在后世人肩膀上学得的,让一个系统和人那样领悟岂不是缘木求鱼?
书上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明明讲得是统治者如何维持社会秩序,如何糊弄老百姓,偏要扯上天道,得悟出七八个道理来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