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欲开日月学宫,效彷稷下学宫,重开百家争鸣之格局,他杨一清要是接下日月学宫主事之职,岂不是要被天下读书人骂死。
他自己都是实打实的儒家士子,却要支持百家争鸣,打破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是要被人戳着嵴梁骨问候祖宗十八代的。
“日月学宫,事关重大,老臣才疏学浅,万万担不起学宫主事之职,还请陛下另选贤能大才担任。”
杨一清婉拒道。
日月学宫主事,做好了,未来就是桃李满天下,德盖神州第一人;做不好,就是个背锅的,必将承受天下读书人的唾弃。
“是么?”
朱厚照笑了笑,也不生气,杨一清是个老狐狸,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其会拒绝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不过他既然敢开口,就有把握让杨一清接下日月学宫这个烫手山芋。
“杨卿镇压各地宗族作乱,劳苦功高,朕本意升你为内阁次辅,却不想”
朱厚照故作惋惜道,杨一清想入内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相信杨一清是个聪明人,会明白该怎么选择。
接下日月学宫,内阁次辅就是他的,不接,那就不好意思了,内阁次辅还是换个人比较好。
杨廷和,费宏,王鏊,严嵩想做内阁次辅的人多得是,愿意背锅的也有。
杨一清多聪明,瞬间就明白了朱厚照的言外之意。可这种事真的很难做出决断。
日月学宫,百家争鸣,势必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强烈不满,届时必然会闹出一番动静。
经过朱厚照的一番大清洗,造反闹事估计没人敢干,但口诛笔伐一定少不了,他就是朱厚照推出去承担天下儒学士子怒火的一个工具人。
若只是单纯的充当工具人,杨一清倒也不在乎,反正在皇帝的眼里,谁又不是棋子,谁又不是工具,他是害怕,自己会因此遗臭万年。
“日月学宫,汇聚大明所有精英学子,能主掌此神圣之学府,老臣幸何如之!”
思虑再三,杨一清还是接下了朱厚照递过来的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