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页

胖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拉这族人在南京办作坊,作坊倒闭之后,又带着十多名同族汉子下南洋的高义欢,高二哥。

这位高二哥的事迹,可以说得上传奇了,他的经历几乎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他给商号做过伙计,又自己开办过手工作坊,可惜因为战事作坊被毁,反而欠下了一屁股债。

走头无路的他为了躲债,带着十多名族人逃到了吕宋。

本来他们是要去开荒的,但是恰巧郑家因为从福建撤到吕宋,许多有家业的水手,都投靠了朝廷和广东的商号,导致郑成功有船无人。

高义欢心思活络,便头靠了郑家的商号,而郑家为了吸引人员加入,也开出了许多好的条件。

比如高义欢他们加入郑家的商号,郑家就为他们提供了船只和货物,他们只需要一点本金,招募出海的人员,预付一半的货款,就可以乘着郑家的船只出海。

当然郑家会派一人跟船,等他们回到吕宋之后,郑家再收取他们三成的利润就可以了。

这种模式等于商号与他们合作,并非完全为商号效命,这让许多本金不够的商人受到吸引,纷纷从沿海召来人手,借郑家的船出海。

高义欢这种做过买卖的人,哪里能够静下心来种地,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当即就拿着那三百多两银子,带着十多个族人,招募了三十多个水手,又找了个福建茶商合伙,拉着一船茶叶,便从吕宋出海,一直跑到天竺南部。

他们在此完成交易之后,本来就该往回走了,但是他遇见了一个葡萄牙商人,却改变了高义欢的形成。

这名葡萄牙人会一点蹩脚的汉语,因为明朝与葡萄牙关系不错,高义欢从他口中得知了他的贸易故事。

这些葡萄牙人率领船队,从欧罗巴出发,到南部的非洲,在那里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换取大量的昆仑奴,然后向西穿过大西洋,抵达南部美洲。

那里是一块全新的大陆,他们将从非洲买来的昆仑奴,卖给那里的甘蔗种植园主,然后购买那里的蔗糖,从大陆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航行到澳门,卖掉一部分蔗糖,装上大明的茶叶和瓷器,然后一路向西,沿途又不时购入香料、象牙等货物,返回欧罗巴。

这个葡萄牙商人的话,让人云里雾里,高义欢大多半都没听明白,特别是葡萄牙人怎么一路向西,最后居然又回到欧罗巴,这让他不能理解。

不过,高义欢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结,他把注意力放到了廉价的昆仑奴身上,他立刻就察觉到了商机,并且扯起郑家的大旗,说吕宋国的国姓爷对昆仑奴很有兴趣,愿意高价购买昆仑奴,并说服了那名葡萄牙商人,带着他一起向西航行,直到了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