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页

多尔衮气归气,可是终究无可奈何,只得老实的一边进攻山西,一边等豪格的回应。

如果豪格不愿意出兵,他或许真的会考虑,趁着实力尚存,撤回关外去。

时间到了十一月,清军三个方向的进攻,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北路清军和中路清军因为兵力上了劣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还是与叛军相持不下,被多尔滚给予厚望的南路清军,也因为姜襄调义军万链部南下支援高鼎,而至今没有攻破潞安。

姜襄见搅动河北不成,退回山西之后,便开始统筹各路义军,化地而守,令诸部人马大修工事,巩固城墙,加强防御,准备依靠山西的诸多关隘和坚固的城墙,同多尔衮打持久战,拖到开春,为明军争取准备的时间,只要楚王肯出兵,那么他还有翻盘的机会,就有机会大败清军。

多尔衮也在等他翻盘的机会,那就是豪格出兵。

豪格在与几位大臣商议之后,没有见范文程,而是直接开出了条件,多尔衮答应,那他就出兵,多尔衮不答应,那他就坐视不理。

当然这个坐视不理是说给范文程听,要是多尔衮不答应,他还是会出兵,只是会降低些要求,让多尔衮能够接受。

多尔衮并没有给范文程足够的权限,特别是涉及割地这样的大事,范文程还做不了主。

金国故意拖延了范文程许久的时间,可那是为了好坐地起价,豪格也知道平定山西的事情拖不得,所以他让范文程去找多尔衮时,金国上下便已经开始备战。

多尔衮现在就是个溺水的人,豪格有十足的把握,多尔衮会接受他的条件。

这么多年来,豪格第一次,在多尔衮面前找来了一股碾压般的快感。

豪格的直属人马被明军歼灭之后,豪格一直再偿失重新掌握军权,而打仗是最好的与军队拉进关系的机会。

通过与内阁的商议,分配利益之后,汉族官绅同意出动部曲三万人,豪格出动满蒙兵马一万,驻兵于同州府境内,洛水河畔的大荔县外。

这里位于晋陕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东面就是通往山西的重要关隘蒲津关和蒲津桥,只有占据蒲津关,金军才能从容进入山西,并且将山西的人口,迁徒到关中来。

豪格不可能真的放弃清国,让明朝的计划成功,他已经部署好了一切,耐心等待多尔衮是否答应他的条件。